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李洋,在美国租房时,发现房东的家里有许多陈旧的军人照片。原来这个房东啊,曾经是一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名字叫马丁。
马丁对李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尊重,让身处异乡的李洋感到十分安慰。
起初,李洋以为马丁对于每一个租客都是如此,直到某日下午,两个人坐在客厅中喝下午茶,马丁看着桌上的照片,思绪忽然飞到了朝鲜战争时期,他告诉了李洋一个别样的故事,也揭开他对李洋友好态度的原因。
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某次马丁所在的部队趁夜换防到了刚刚经历过激战的一块阵地上,地面上还残留着枪林弹雨留下的痕迹。
士兵们已经有些疲惫,但是他们丝毫不敢松懈,因为此地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仅仅隔了一条公路。公路的两面都是高大的山脉,山脊的一边是马丁部队刚刚换防的阵地,另一边便是志愿军。
美军的上尉不敢有丝毫松懈,命士兵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关注着对面山脊的一举一动。天空从深夜慢慢转向白昼,美军的警惕之心有增无减。
就在此时,对面的山脊上忽然有了动作,慢慢走下来几个人。美军上尉迅速打手势,让所有人集中注意力,准备随时战斗。
但他们越看越感到奇怪,从对面山脊上一共下来了6个人。最前面的两个人穿着志愿军的衣服,其中一人手里举着一个红十字会的旗帜,边走边摇晃给美军阵地打信号。
中间四人穿着美军的衣服,他们似乎都负了伤,身上有些血污,但明显做过包扎,受伤的部位缠着绷带。
上尉百思不得其解,作手势让士兵不要轻举妄动。
此时六人已经走到了公路上停了下来,为首的人依旧举着旗帜冲打信号,四个美军也挥手示意起来。
上尉起身,带着马丁以及另外几名士兵一起下山。其中一个志愿军会说一点英语,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明确地向美军表示了归还美军伤员的意思。
志愿军称:在前天的战斗中,俘获了几个美军的伤员,按照规定是要送到后方进行治疗的。
但是现在情况严峻,他们没有办法将伤员顺利送到后方,而在前线,他们的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对伤员们进行简单的处理。因此上级决定,将伤员还给美国,让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志愿军的一番话已经惊得上尉和马丁他们说不出话来,自迈入朝鲜这片战场中,他们见到了太多的死亡,甚至是大规模的屠杀,所涉及的到的人不仅有战士、伤员和俘虏,还有因战争流离失所的无数难民。
可此时此刻,原本充满血腥与残暴的战场上,射进了人道主义的光芒,让马丁等人看到,中国志愿者身上不仅有勇猛的战斗力,还有最纯粹的善良,这让他们见惯了凶狠残暴的心脏狠狠震颤。
志愿军继续表示:还有一些重伤员需要用担架抬下来,刚刚因为担心美军开火,便让他们先待在上面。
上尉听了志愿军的话点点头,转身向山脊打了个手势,而志愿军也转身向山脊晃了晃旗帜。不多时,十几个志愿军抬着担架走下来,上尉挥手让士兵将伤员抬回去,随后迟疑着与志愿军不自然地道别。
临别之时,手握旗帜的志愿军犹豫着开口,询问上尉是否可以提供一些药品,上尉嘴巴刚要张开,一旁的医疗兵已经将身上背的急救箱摘下来交到了志愿军的手上,上尉的嘴巴又紧闭起来,但眼中却是欣慰的神色。
志愿军对着上尉他们行了一个军礼,转身回了阵地,美军注视了片刻,也转身回了阵地。但是从这一天起,他们这一部队的军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者是上尉。
原本上尉脾气火暴,嘴里全是战争杀戮,现在却收敛了很多,甚至还出现了厌战的情绪,希望战争早日结束。
美国司令官马修·邦克·李奇微则在朝鲜战争的回忆录中,就此事以及整个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表现,称赞他们是最坚强最凶狠的斗士,同时也是最文明的敌人。
至于马丁本人,在见到中国志愿者能够在战场中依旧保持人道精神,救助敌人,优待俘虏,便对中国军人表现出了十分的尊敬,这种尊敬还直接影响到马丁对于中国人的态度,这也是他对李洋如此友好的原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