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放在当下可不是一个什么好的形容词,因为他的背后意味着“走后门”,依靠裙带关系。不过有一个人却用自己能力向世人打破了“官二代”的固有印象,他就是江上舟同志。
即便他父亲曾是福建省省委书记,但是他却从未因父亲的优秀而受到过任何优待。他能够被人民与组织认可,是靠着他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走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进入江上舟同志的人生,看看他是如何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的。
一、最早的一批海归同志
1947年江上舟同志出生于一个红二代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跟随着毛主席一辈子南征北战,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这两句话便成了江上舟一家的行为准则格言,也深深影响了江上舟一辈子。
年幼的江上舟头脑聪明,24岁的他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就在他准备在大学里一展抱负时候,文化大革命来了。于是仅仅读了九个月书的江上舟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到工厂做工人,到农村当农民的安排。
只不过接受过教育的他对这样的安排内心其实是抗拒的,不是说他对工人与农民这样的职业有偏见,而是觉得自己也许有更大的用处。
这样的想法在1970年他被分配到云南省通讯局微波器材厂工作后更是达到了顶峰。他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建设并不是一味地要工人与农民,还要有懂技术懂研发的知识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国家走得更远。
因此1978年一遇上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他立刻就报名考试并且通过。事后又抓住机会选择到了爱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留学。
此时的江上舟已经是32岁,兜兜转转多年事实上此时的他才算得上是真正进入大学学习。瑞士作为老牌发达国家,教育方面无疑在当时也是顶尖的,江上舟在这里犹如海绵,尽自己最大可能吸收知识。
1987年江上舟回国,此时距离他离开祖国已经八年,当年的他孑然一身前往瑞士,学习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如今他回国抱着满腔热血与一身才华,准备大展身手,而他也是我国第一批学成回国的海归精英。
二、44岁担任三亚市副市长
可惜回国后他才发现,自己如果单纯做一个技术领域的研究员,能够为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小了,只有当自己手上有一定权利时,才能真正开辟新中国科技的发展。
1988年江上舟留在了三亚市,调研期间他看到了三亚发展的无限前景,也看到了三亚发展的滞后问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艰苦是必然的,1991年三亚工作多年的他通过选举成为该市的副市长,这一年他44岁。
有志不在年高,江上舟立刻大刀阔斧对三亚开始了改革。他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土地交易中心,公开开始了土地的拍卖,也为三亚的前期发展提供了大笔资金。
不过可想而知他当时的做法,是顶着多少反对的声音,不过历经坎坷的他对此都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眼中只有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才是硬道理。
此后江上舟便一直在海南工作,期间也调到上海有过任职经历,但是他对海南还是“情有独钟”,毕竟当年他可是在听说洋浦已经签订好的化肥厂项目又被别人“抢”去了的时候,即便在上海的他还是写信给当时的总理朱镕基同志,表达了自己看法。
就是这样一位至纯至真的同志,为祖国改革开放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因此当中芯集团急需一位技术型人才牵头时,组织上才会将这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交给江上舟。
如果说上世纪末,是半导体的时代,那么本世纪就是芯片科技时代。如今只要是哪个国家掌握了芯片尖端技术,毫不夸张的说掌握了全球的发展命脉,否则又怎么解释美国想尽一切办法都要隔断我们对芯片技术的接触呢?
2009年江上舟被任命为中芯国际董事长,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结语
江上舟他是一个读书人,也是一个极具书卷气息的从政者,他的内心一直流淌着一种叫爱国的热血,进而表现在他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改变自己初心,最终成就了自己,也实现了自己理想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惜的是2011年江上舟同志因病去世,生命永远停在了64岁这一年,他的离去确实令人遗憾,不过江上舟同志已经早早为我们树立起了榜样,将会指引我们远航。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