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涯对于很多人而言,是童年遥不可及的梦想。笔者记得那个时期,还曾有过不少关于中国人在海外学习生活的影视剧。
后来,在“先富带后富”的路上,更多家庭乘着时代风帆,改变了过去的经济状态。这里不乏一些白手起家的家长,因为吃过学历的亏,所以更希望后代能获得好文凭。
留学本来是奔着高端的“洋学历”而去,期盼学生可以融入海外的世界,无论留在那边还是镀金回国都有优势。但现在留学生却变成受争议的群体,连他们自己也感到辜负了青春。
跟很多事物一样,留学这个字眼,在不曾拥有的人看来是很神秘而高攀不起的。但是对于海外无数个学子,旅居时间久了,烦恼终究要跟上来。
许多人会误以为,能出国的都是有钱人。实际上特别富裕的只是极少数。正规的外国高校里,“中间阶层”才是主流。
这类家庭通常在教育上愿意砸钱,期望后代能在洋气的风格下成为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靠课余时间做零工来解决生活压力。
丁某是一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男生,家里小时条件其实比较差。后来父亲做点小生意赶上好时候实现了翻身,高考后便有了送他留学的想法。
但拮据的童年让他始终也不敢大手大脚。在澳洲学习期间,他几乎已经忘记自己是大学生。允许的、不允许的地方,丁同学都热衷于赚取零用钱的过程。
当然,国外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老外同样要看打工仔的“性价比”。结果,因为忙于这些,他因为成绩差险些没有顺利毕业。
本以为拿到学历回国后就能沾着留学的光找份“差不多”的工作。他家在湖北。结果应聘大企业,人家话里话外觉得他这个经历没能看出身为留学生该有的优点。
比理论知识,不如国内的毕业生;海外更开阔的思维,也没有展现出来。应聘小公司,本身私企待遇有限,更不会因为是留学生就多给工资。
男生这才后悔,自己被“赚钱欲”毁坏了留学生涯。其实这几年除了身在海外,根本没有学到国外高等教育里多少真本事。口语有提升,也仅限于日常生活而已;跟商务英语有很大差距。
网友说得直接,留学时太介意赚钱,终究是假中产
丁同学直言,回首过去才发现,这种状态下虽然经济上宽松些;但完全背离了留学的初心。以至于只有文凭,学习能力不但没提升,反而下降了。
所谓西式教育的思维,也没有养成。现在国内职场压力大,竞争者那么多,留学经历在许多行业早就没有光环。花几十万除了“难得的人生经历”,现实回报很低,真的值吗?
这个问题大概是很多人的困惑。网友的评价很直接:留学时太介意赚钱的人,本来就是“假中产”,实力还不足以去海外学习。
网上有“中产破产三件套”的说法,意思是这种中不溜的家庭,有着三件事往往要面临回归工薪层的风险。长期的全职主妇、贵族小学、海外留学。
想靠留学获得职场优势,在国外要有这些学习习惯
总之,很多网友难以同情这种“本事一般又非要送子女留学”的家庭。真正达到这个水平,不会因为国外的生活费苦恼,打工绝对不能凌驾于学业之上。
忙着打零工赚钱的,往往既没改善生活又虚度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想要留学后获得职场上的竞争力,那么在国外读书时,最好养成以下习惯。
首先,要有改变固有思维,融入新式培养的理念。国外的大学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以及考核标准上,跟国内完全不一样。留学就是为体验不同模式,接纳差异。
其次,不要逃避跟外国人交流。中国学生留学生容易形成两种极端,一种崇洋媚外、想远离同胞。另一种时刻只跟老乡玩,从不接触外籍同学。
再次,保持外语学习的习惯。在国外可以自动提升外语能力,这几乎是错觉。如果说提升,也仅限于生活。学业上有些大学老师可能歧视,认为中国学生英语差。
无论书面作业还是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好的外语基础是获得尊重的重要条件。而且对于回国求职,也是进入高薪行业的机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