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SOHO中国执行董事,被称为是“商业地产女强人”的张欣,曾独自一人在外留学,学成归国后与丈夫共同创办公司,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而后却抛弃国籍,加入美籍;并为美国学校捐款大额数目。
张欣
张欣后面的这些举动,受到了许多人的不同情感倾向的评论。
张欣究竟是何方人物?她有着怎样的经历?她又出于怎样的心理做出这样的行为?
不同人对她有着怎样不同的评价?一部分人质疑和诟病的点在哪里?她身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从她的童年说起。
意志坚定,克服困难一路出国留学
1965年8月24日,张欣诞生于一个清贫的北京家庭中。家中物质条件不是很好,但她的父母都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张欣的父亲是一个商人,做着小本生意。而母亲是一个普通工人,在工厂里做着机械式的重复的简单工作。全家三口人仅仅依靠这些微薄收入而糊口度日。
虽然物质条件不够富裕,但他们家人之间的关系特别好,家庭氛围也非常和谐欢乐。
在张欣的回忆中,那是一段快乐轻松的童年生活。即使只在北京一个小胡同的小院里,母亲和父亲的工作都起早贪黑,一家人能静静聚在一起的时候只有晚上吃晚饭的时间。不算亮的灯光,勾勒出一家三口欢聚的身影,也勾勒出清贫日子里简单的快乐与温馨的氛围。
北京胡同
但个人生活于大时代中,时代和社会情况的改变,必然会对人们就业,学习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1979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的提出,不仅彻底改变了当时国内经济建设的引领方向,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就业转变。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经济开放的政策后,中央进一步决定建立经济特区,以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并期冀这些经济特区可以为国际经济交流作出更深程度的贡献。
1979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带动了南方商业的兴起和繁盛。
图源网络
香港不仅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和国外进行密切交流与经济贸易;而且有着包容大方的社会风气,这让许多人心生向往,心中相信到了香港可以在工作上更有一番建树。
香港老照片
在张欣14岁时,由于张欣父亲抱有这样想大有一番作为的想法,他们一家三口便迁到香港生活。初来乍到,张欣对这儿的一切充满好奇,无论是灯红酒绿、人潮汹涌的现代街道,还是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现代大楼,都让张欣一家心生向往和期待的同时,也有一丝迷惘和无措。
现实与想象终究有着天差地别。移居香港的日子远远超过张欣心中的想象。她的父母决定一起白手起家,创造新企业,在异地他乡展开艰苦奋斗和拼搏;而张欣则在当地一所学校继续上学读书。
然而好景不长,在香港这个复杂的社会创业环境下,张欣的父母遭遇了很大的挫折。他们在创造新企业的生意过程上不幸遭遇了滑铁卢,欠下了很大的债款,还留下很多存货处理不了。
香港老照片
父母愁云满面、郁郁寡欢的神情也深刻感染了张欣,张欣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怀着想为家分担一些重负、为家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的想法,而毅然决然地决定辍学,提前进入工作。
张欣跟着她的母亲一起进入纺织工厂进行工作,每天虽然做着重复式的流水线工作,但是她心里仍然抱有对生活的热爱。
工厂流水线的工人
张欣一边做着这份枯燥的工作,一边学习文化知识。她心里对这份工作的想法只有挣钱,为了挣更多钱,她还去多个厂家应聘,在多个工作场地付出艰苦的体力工作。
即使生活很艰辛,张欣仍然没有放弃学习的愿望。她努力地熬过日复一日在工厂里挣钱的日子,把那些辛辛苦苦用汗水换取的钱都攒下来,用于晚上上夜班学习。
白天她在工厂里付出劳动力,晚上她便去夜校里努力学习,工作和学习都坚持不误,而生生熬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她坚定相信,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必须让自己读更多的书,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因为有一次张欣的朋友跟她说,建议张欣可以去英国学习发展,张欣听说有这样的机会,虽然也曾犹豫过,但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用攒了五年的钱购买了一张机票,只身一人,飞往英国。
张欣非常勇敢,也极具主见。她大胆把握机会,独自一人去往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在没有很充裕的经济条件支撑的背景下,她并未退缩,仍然去做,且做大做强,成就了一番成功的事业。
1985年,张欣20岁。她选择在英国当地的萨塞克斯大学就读,在这所大学里,她主修经济学专业,不断精进,刻苦向上。
萨塞克斯大学
几年后,从萨塞克斯大学毕业的张欣,又选择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张欣在课后时间,不仅下苦功,攻克自己较为吃力的英语科目,还专门去钻研了中国经济的私有化的问题。
剑桥大学
学成之后,奋力向上打拼事业
1992年,硕士毕业的张欣已经27岁了。虽然这个年龄的同龄人大都选择结婚生子、归于家庭,张欣却并没有考虑回国,而是只身前往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拼搏成为了华尔街的精英。
偶然一次机会,张欣从邓小平的南巡演讲中得到启发,并触发深刻的感悟,具有远见卓识的张欣敏锐地认识到这将是发展的大好时机。于是她决定从华尔街回到中国,继续打拼事业。
南巡讲话
1994年,通过在美国结识的张维迎教授的介绍,张欣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潘石屹。两人很快互生情愫,被彼此的商业手段和个人魅力所折服,从而在认识四天后就确定关系,快速结婚,并在不长的时间后就拥有了两个孩子。
张欣和潘石屹
张欣和丈夫充满干劲地开始自主创业。他们非常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两人的巧妙配合和商业默契,以及他们各自擅长的才能的发挥,从而使他们的房地产开发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公司规模稳步扩大,逐步成为了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
位于北京朝阳的SOHO
学成归国,正是大有可为、并可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大好年华与大好时机。当时的中国市场也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张欣和潘石屹看准时机,抓紧机遇,成功使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2007年张欣和潘石屹的公司在香港上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的房地产公司在中国每年大约净赚16亿美元。
事业场得意,入美却遭遇不同评论
在中国办公司获得极大的成功之后,张欣成为了业界所众口称赞的“商业女强人”。她和丈夫创办的公司赢得的利润,不仅使他们的生活具有更好的质量,还为他们的事业发展锦上添花。
然而,在中国捞金这么多后,张欣又作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2015年,她加入了美国国籍。与此同时,张欣和她的丈夫选择捐出一部分公司的利润,把超过6亿美元的金额都捐赠给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知名高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张欣加入美国国籍并给美国学校捐款的举动,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张欣捐款6亿美元这样大数目的钱给美国学校,号称是为了帮助到更多的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且支持教育事业的更深发展。
一部分人确实认可这样的言论,因为张欣当年一个人在外留学时,她正是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依靠这些助学金 ,才得以支撑起她个人的学业发展,并从此开辟了新的平坦道路。
而且张欣当年独自在异乡,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目标,主动大胆培养自己的商业能力,从而在国外不断精进商业手段和魄力,表现出卓越的个人风格特色。
她带着先进的和独特的创业理念,毅然选择回国办公司,在商业方面也为国家奉献了不少力量。
张欣向美国学校捐款,还设立了基金会,向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部分大学进行捐助,初始目的是为了资助来国外留学的那些,贫苦但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因此一部分人认为张欣的举动无可厚非,不应该受到很多人的诟病。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她辜负了祖国的援助和栽培,颇有点忘恩负义。张欣当年接受了一些国家资助,才得以顺利出国留学;但她在国外接受良好且先进的教育,从而得以更好地发展自我、取得极大的成果后,却突然转头不顾祖国培养情分,舍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如今竟然还只给国外的大学捐助资金,这不是有点忘本和崇洋媚外了吗?
在中国,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缺少教育资源,国内的教育事业同样需要大力援助和支持。而张欣作为一名中国企业家,被他人看来过于注重商业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社会责任的担任。
贫困山区孩子
并且在2020年疫情爆发在武汉时,中国企业家们纷纷献出应有的力量和援助,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筑起了一道团结爱心墙。而在疫情严重时,张欣只在网上发表言论,简单地表达关切;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更有力量的援助。这不免让许多人不解、质疑与忿忿不平。
据报道,张欣的两个孩子,一个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另一个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张欣加入美籍的原因,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中之一,便是以美国公民的身份为孩子们上学提供更便利的机会,并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其二,从她的工作角度,张欣渴望从美国上流社会中,得到更多商业资源和出色的商业先机。
不管张欣这么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她的举动的确受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和质疑。中国企业家本就不该忘却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应主动挑起大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如果没有身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没有饮水思源的感恩回馈意识,没有身为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那么一个企业终究走不远,也发展不长。
发展现状,让许多人深思
不知究竟是何缘故,张欣和潘石屹两人的公司明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好景不长,他们近年开始抛售自己的股份。
前两年就不断传出SOHO公司对外买卖的消息。我国工商局相应地以《反垄断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两人看到自己的计划不成功,干脆辞去两人各自的职位,从此销声匿迹,进入“隐居”生活。
张欣敢于一个人出国追求事业,她勇于挑战,不断超越,且极具主见。她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独立拼搏向上,而不渴望攀附。她虽没有很好的初始条件,但是她以奋斗的姿态克服前进路上的荆棘,变成更好的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就在她在事业场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和知名度后,她继而作出的行为让许多人觉得忘本。
喝水应思源,个人和国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发展绝对离不开时代机遇的馈赠以及国家发展的大舞台。因此,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中国企业家,都应积极接过时代接力棒,为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发光发热,贡献自己应有的绵薄之力。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