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
算不上什么新套路
但当骗子的魔爪伸向
境外中国留学生时
不仅会造成大额钱财损失
也让受害人遭受巨大精神压力
相关案例1
在英国留学的小张(22岁,在读研究生)接到440开头的来电,对方自称是联邦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称其邮寄的包裹被上海海关扣押,里面有大量假护照、假银行卡,此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张某觉得很惊讶,自己并没有邮寄快递。对方表示,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并提供了一个“上海市公安局”的电话号码,建议张某报警。张某拨通该号码,称要报案,对方使用另外的电话拨回。张某事后通过百度查验该电话确实是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电话(实际回拨电话显示的号码是利用网络电话改号生成)。对方自称冯警官,称张某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要求张某下载“Telegram”软件。“冯警官”通过Telegram上传了视频、冻结财产文书、逮捕书,要求张某立即回国接受调查。
张某有事无法回国,“冯警官”称可以办理取保候审,需要提供130万担保金,并称案件需要保密,不得告诉任何人。张某找借口让家人转账,分多次转给“冯警官”指定账户190万元,后来发现被骗。
相关案例2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夏(23岁,在读研究生)接到开头是045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澳洲沃达丰通讯公司工作人员,称小夏名下的电话因用于犯罪被警方查获。小夏表示没有注册过该号码。对方建议小夏报警,并提供一个电话。小夏拨打该电话,对方称有人冒用其身份注册电话并用于犯罪,需要转一笔保证金洗脱罪名,否则会被遣送回国。
“办案民警”称案件保密,让小夏用“向学校证实是否有非法滞留的行为”“学校办理工作签证” 需要提供资产证明等理由向家人要钱。随后,小夏多次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250万元。后警方发现异常,联合其父母对其开展预警劝阻,小夏才发现自己被骗。
套路解析
01
假冒身份,编造谎言
骗子冒充使领馆、国内公检法、当地警方、海关等身份,谎称事主名下在国内涉嫌洗钱、涉嫌诈骗、涉嫌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并将电话主动转接“公安机关”。
02
自称“警察”,增加信任
指引添加社交APP做电子笔录,发送“警官证、逮捕令、协查令”等虚假文书。
03
获取信息,屏蔽干扰
1.要求下载会议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获取手机信息。
2.要求提供“录音码”实为设置呼叫转移。
3.要求前往空旷地方,拒接电话、禁止与国内联系,实为断绝事主与外界联系。
04
转移资金,账户审查
要求事主以“安全审查”“保证金”等名目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一旦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银行卡内的资金就会被转走。
➮ 陌生号码来电,以涉嫌违法犯罪、协助调查为由,主动将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
➮ 公安机关没有电话笔录,不会通过短信、网络发送“逮捕令、协查令”,更不会以各种名义要求转账。
➮ 留学生接到任何“公检法单位”的可疑电话,请提高警惕,可通过官方信息联系当地中国使领馆或向国内警方核实求助。
➮ 留学生家长如遭遇可疑情况,请拨打96110咨询求助;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并立即拨打110报警。
来源:湖北省反诈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