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消息,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应邀访华,在中法即将迎来建交60周年之际,中方呼吁两国保持良好交往势头,加强双边合作,尤其是要发挥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
然而就在科隆纳访华的前一天,中法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外交摩擦。据环球网报道,一名中国在法留学生因为在共公共场所涂抹谴责以色列的标语而被法国警方拘押,面临被强制遣返回国的境地。
对于法方发布强制遣返令一事,中国驻法大使馆回应称,中方赞成主审法官对该事件不予立案的决定,由于该学生的涂鸦行为对公共秩序并不构成威胁,呼吁法国警方不应过度执法,中方将持续关注案情进展并全力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
单就涂鸦行为本身而言,涉事学生在墙上涂抹的标语为“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通常来说罚款道歉即可,但当地警方将其逮捕的理由是涉嫌“颂扬恐怖主义”,其涂鸦行为具有“反犹太主义”性质,这个罪名就比较严重了。
尽管主审法官和该生所在的学校并不这么认为,但法方仍坚持发布强制遣返令,要求将其驱逐出境。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
法方之所以在这件事上采取如此严厉的举措,主要原因和法国内部看待巴以冲突的态度有关。自从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犯下种种违反人道主义的暴行以来,法国社会出现了极其强烈的反犹情绪,谴责以色列的街头涂鸦数的标语出现在各个大街小巷。
而“反犹主义”在法国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的德雷福斯事件之后,法国社会弥漫着反犹主义思潮,直到二战时期,维希政府推动了一系列迫害犹太人的行动,此举也作为法国的历史污点遭到后世诟病和批判。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法国政府对突然出现的反犹浪潮十分警惕,而且采取了严厉的处置措施。
比如针对涂鸦谴责以色列的相关案例,法国检察院明令规定,肇事者最高可被判数年监禁和高额罚款,这也为什么法国警方要求直接将中国留学生驱逐出境,从法律角度来看,此举显然是过度执法。
法国警察在街头执法
但站在当局者的角度来看,法国是犹太人口第三多的国家,仅次于以色列和美国,同时法国又有着庞大的穆斯林人口。
为了防止社会撕裂,法国当局认为有必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避免反犹情绪蔓延,所以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法国内政部以可能扰乱公共秩序为由禁止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活动。
可问题就在与法国政府反对声援巴勒斯坦的举措,与其偏袒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刚好相反,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这也引发了法国政坛和民间的巨大分歧。
迄今为止,法国已经发生了一千多起反犹事件,数百人被捕,数十人被拘押且可能被遣返回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此外,左翼政党“不屈法国”领袖梅朗雄也拒绝公开承认哈马斯为恐怖主义组织,并强烈批评了马克龙政府的亲以政策。相反,右翼政党则是将矛头指向了哈马斯,妄图从中谋求政治利益。
由此可见,此次法方以“涉巴以冲突涂鸦”为由强制遣返中国一留学生,只是其社会撕裂的一个缩影,主要问题是出在法国内部。可以预见的是,不光是法国,整个欧洲或许都将因为在中东政策上的分歧而陷入内斗和混乱之中。
对中国而言,此次外交摩擦不至于影响中法关系的大局,但在巴以冲突的问题上,中方还是有必要提醒各方一句,当务之急是国际社会必须拿出实际举措敦促各方立即停火止战。
而法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应带头遵守安理会和联大决议,推动巴以局势重回“两国方案”的轨道,而不是偏袒以色列、打压声援巴勒斯坦的正义声音。
安理会召开会议
好消息是,法国总统府近日宣布,“迪克斯莫德”号航母将于本周开赴埃及为加沙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援助,并呼吁以色列将人道主义休战落到实处。虽然马克龙仍强调以色列的“自卫权”,但在实际行动上还是比美英等国要谨慎的多,也希望接下来法国能够继续保持中东政策的自主性,与中国携手为缓解巴以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