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清华大学80%的毕业生都出国(境)留学了,也有人说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学率没有那么高,应该在50%左右。由于很多人持这种观点,所以大家觉得清华大学是在为外国培养人才。
1)
清华大学留学率究竟是多少?从近五年的就业数据看,远远达不到50%。翻开清华大学这些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我们发现,该校2018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16.65%、2019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15.3%、2020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9.6%、2021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6.9%、2022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为7.1%。
从16.65%到7.1%,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不到2018年的一半,留学率大幅下降。其实,不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级学府近几年的出国(境)留学率都在下滑。
比如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从2018年的30.34%下降到2022年的20.19%;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率从2018年的12.95%,一路下滑到2022年的7.7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有501人出国(境)深造,但到了2022年,该校本科毕业生中只有275人出国(境)深造,留学率基本腰斩……
2)
清华等一流大学留学率大幅下降,说明名校大学生越来越排斥“出国”吗?从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反馈看,应该有这方面的因素在里面。
我们身边确实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认为国内高校的科研水平不比国外学校差,他们对出国留学比较排斥,选择读研院校的时候只考虑国内高校。
现在的社会风向差不多就是如此,不管是大学生自己,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很多人都对留学持反对或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在国内读研、读博就够了,去国外深造反而有“矮化自身”的嫌疑。
另外,政策导向也引导大家尽量在国内院校深造、搞科研。2020年,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在申报国家科技奖时取消SCI他引次数,取消期刊影响因子,鼓励国内期刊论文为代表作。这是在释放一种信号:留在国内学习、研究,一样可以获得业内认可。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出国了
需要强调的是,有一些排斥“出国”的大学生,不是自己不想出国留学,而是家长不希望他们出国留学,他们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见。
3)
当下世界,国与国在经济贸易等方方面面联系紧密,大家相互依存,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不过,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造就了新的不公平不公正。
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则是一把“双刃剑”,强势的外域文化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断绝与外域文化的接触,还是以开放的心态包容外域文化、研究外域文化?
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性的人都知道,只有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一分子,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在具备相应实力和机会的时候要勇敢地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外域文化。只有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世界一流大学师生交流想法,我们才能做出修正并获得灵感。但包容外域文化、向国外的优秀同行学习,不是自我否定。相反,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出国留学的机会向外国的同学、朋友讲述中国的美景、美食,讲好中国故事,甚至邀请他们到中国来做客,这是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一次好机会。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是国内实力最为顶尖的大学,它们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开放包容”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不冲突。那些“走出国门看世界”的年轻人,是懂技术、有文化、思想开放的年轻人,只要他们是把学到的本领为国家、为世界做贡献,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今日话题:你对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生留学率持续走低怎么看?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王轶老师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