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教育对外开放全方位推进,教育“朋友圈”持续扩大,全球范围内中文热持续“升温”,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留学目的地国。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长,来华留学生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来华留学生回信,欢迎他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中外友好事业,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来华留学生培养、探索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指明了方向。
深入了解中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
2020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写道:“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021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中同样强调深入了解中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文化的积淀与交流要求来华留学生去了解、感知和探索中国文化,在文化碰撞中交流、融合,求同存异,然后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2017年7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其中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此后,具有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格的院校陆续为来华留学生开设了“中国概况”课。通过调研10所“双一流”高校和10所地方高校,我们发现“中国概况”课一般是由国际处或国际教育学院牵头,联合教务处、研究生学院及二级相关教学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由人文学院(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专任教师和校外外聘教师共同讲授。“中国概况”课形成了“中文+专业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模式,课程的实施提升了来华留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了他们的语言技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情的作用。“双一流”高校中,清华大学坚持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全面推进中外融合,使中外学生获得同样的学习经历和在校体验;西安交通大学构建了课堂-思政-实践-文化融合的教学体系,并将语言文化和国情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地方高校中,浙江海洋大学践行“中文+文化感知+文化实践+文化体验”这一理念,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强调感知和实践在国情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浙江农林大学以赵有华“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媒介,开展国情教育讲座,举办中外文化交流联谊会和“感知中国”实践活动。
以语言为桥,让中文在与各种语言碰撞中展现新的生命力;以文化为媒,让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绽放光彩;以“中国概况”课为载体,让来华留学生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社会实践课为引领,让来华留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沉浸式”体验中国发展背后的故事。这些积极探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来华留学生。
新形势下,随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和“留学中国”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领域内学者相继提出要打造升级版“中国概况”系列课程。程爱民、纪婷、刘娜指出:“中国概况课不仅仅是某一门课程,而是一系列课程群;中国概况课在聚焦国情的基础上,也要聚焦省情、市情、校情。”沈杰指出:“中文是一切课程的基础,在课程设计中,要突出语言的重要性。除了语言课程外,在中国概况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融合进课堂,使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强化来华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认知与认同,同时把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调研进一步发现,高校已相继对“中国概况”课程的课堂模式进行了调整,由重说教轻实践转向以实践为主、说教为辅。
鼓励来华留学生创新传播内容
中国对外宣传一度被标签化,以中医、戏剧、基建等内容为主;同时,由于对外宣传的“宣传味”过重,叙事过于宏大,让受众出现审美疲劳,甚至怀疑内容的真实性。来华留学生根据自己在中国学习、生活、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传统文化等方面变化和成就的见证、体验和感想,其传播形式更贴近其母国的文化风俗与价值判断,从而在他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高校应鼓励留学生创作故事、创新传播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诠释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密码”。浙江海洋大学2022级校友、基里巴斯籍留学生丁伟赴嘉兴南湖、桐乡、乌镇等地参访,通过查阅资料、考察、交流、深度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直观感受了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和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领略了中国现代化新农村的新面貌,并用视频记录了这些瞬间。该视频在“人民日报国际”微信视频号、脸书等国内外媒体、社交平台发布后,受到广泛好评,为赓续中基友谊作出了贡献。
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经济发展故事的着力点要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而这些小人物就是来华留学生身边的普通人,比如街边小贩、社区居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从来华留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短视频、纪录片等形式讲述“小人物”的故事,透过“小人物”折射时代大背景。浙江海洋大学曾在“中国概况”课上推出义乌专题,深受来华留学生欢迎。义乌小商品火爆出圈,顺利“出海”,得益于其背后无数个“小人物”的创业故事,这些故事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
讲好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讲好科技发展的故事,就是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突破。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绿色场馆、人工智能、5G技术、VR观赛等技术创新,是“中国智造”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的前进速度;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数字技术的综合运用增加了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实现了媒体对外叙事智能化的转向;中国的科技发展揭示了中国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科技成就的背后汇聚了中国科学家思想的力量。这些都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助力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舞台,从一定程度上为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鉴于此,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浙江省内6所特色高校与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亚运寰游记”系列活动,多名留学生参与到羽毛球、足球、帆船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中,感受科技引领未来的力量,相关活动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后,一时间引发热烈讨论,使“中国智造”闪耀世界。
讲好新时代中国文化传播的故事。在浙江海洋大学开设的“中国文化探索”课上,课题组教师就“你最感兴趣的中华文化”“如何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等话题展开了调研。让人惊讶的是,来自14个国家近100名来华留学生对“儒家文化”“唐诗”“宋词”“民乐”“网络文学”感兴趣,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泰国的近30名来华留学生甚至可以熟练地说出一些中国电视剧名称,还能哼唱中国歌曲。从这个角度而言,以“唐诗”“宋词”“民乐”“网络文学”为载体,来华留学生向海外受众展示中华文化,以话语下沉的作品,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来华留学生也可以分享学习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的心得体会,从“他者”视角采访非遗文化传承人,感知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掘文化背后的中国故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尼日利亚籍博士研究生李明诚向非洲国家青年发出倡议,通过组织青年论坛、会议、交流项目等促进对话,共享知识,应对共同挑战,积极为建立与“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相适应的中非关系贡献青年力量;河南中医药大学德国籍来华留学生无名给患胃肠型感冒的奶奶尝试了中国的针灸治疗,帮助奶奶的身体很快恢复健康,这也让无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对中医有了更加直观和理性的认识,有效化解了“文化折扣”效应。这些事例反映出来华留学生讲述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中国故事的各种可能性。
借助短视频等媒介讲好中国故事
领域内众多学者都提到要用好短视频,打破和重新构建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扭转在国际传播上的不利局面,提高国家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服务于大国外交。在媒介形态和艺术形式极大丰富的当下,来华留学生如何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更多观众?有学者指出,短视频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媒体形态,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创作主体的极大拓展,从传统媒体时代的专业生产内容转变为社交媒体时代的用户生产内容。数字技术的发展、设备门槛的降低、社交平台的普及、传播模式的变化,使得每个网民都有机会成为短视频的创作者和传播者。也有学者认为,内容始终是媒体报道与对外宣传的立足之本,与受众价值观和视听习惯相一致的媒介内容更容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有学者认为,相较于传统讲述中国故事“自塑”和“他塑”的叙事范式,在华外国人依托社交媒体平台讲述中国故事的叙事在传播主体、媒介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讲述中国故事的范式。
在华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外国视频主播具有超越“自我”和“他者”的主体间性的特征。当下,“洋网红”已逐渐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新生力量。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在海内外社交平台上讲述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向海外受众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不可忽略的一支新力量。比如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在其自媒体账号上开设“外媒看中国”专栏,根据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驳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扭曲和抹黑,力图改变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来自英国、现居深圳的Barrett父子,通过采访在中国生活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试图让西方媒体从客观视角报道中国,让世界形成崭新的中国观。来华留学生作为在中国学习的“他者”,拥有西方的身份符号和身份认同,同时多年的中国本土生活与实践使他们在对中国符号进行解码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了文化偏差,大大提高了受者解码的效率和质量。Barrett父子走进中国陕西偏远农村,孟加拉国留学生方舟走进舟山海岛和青海玉树,通过社交媒体讲述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成果;来自俄罗斯、现居北京的维多利亚夫妇,通过分享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日常,为赓续中俄友谊贡献力量。来华留学生作为讲故事的“他者”、阐释者和评论者,已成为跨文化沟通的使者和桥梁。
在传播内容方面,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叙事短视频呈现出与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叙事明显不同的叙事框架。基于中西的跨文化沟通经历,在华外国人通过短视频媒介形式建构了一个政治上区别于西方,话题相对比较聚焦,传播途径与更新周期更快,形式活泼、题材宽泛,小切口、大视角,社会上国治民安的中国形象。他们打破了西方主流媒体“他塑”中国的刻板印象,同时又为中国政府、媒体“自塑”中国形象。这种叙事更容易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认知和认同,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客观、真实、可信的中国形象。
来华留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情感“支点”。高校应充分用好这些支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构建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多元化路径,推动来华留学生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者王晋宝系浙江海洋大学国际处处长、国际海洋教育学院院长,刘超杰系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2期)
作者:王晋宝 刘超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