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3日报道(文/张文静 郭刚 张睿)“如果有选择,你最想去哪里过年,是城市还是农村?”“去中国农村!”面对记者提问,兰州大学埃塞俄比亚籍留学生王山木斩钉截铁地回答。来到中国学习和深造近十年,他曾去过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而鲜有机会造访中国农村。今年春节前夕,受朋友邀请,王山木来到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体验在农村赶大集、吃暖锅、过大年,见识一番中国西北农村的“多面之美”。
“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
十年前,王山木从遥远的埃塞俄比亚来到中国留学,在江苏读高中,在兰州读大学。“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吃饭、购物、打车等全部生活需求。”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王山木分享了过去十年在中国生活的体验。
今年春节前夕,在朋友邀请下,王山木又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本次旅行和以往均不一样。他去的目的地并非繁华都市,而是西北农村——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和团结镇。他要去乡下体味未曾“尝过”的年味。
王山木从手机上购买了一张兰州西至定西北的高铁车票。约100公里的路程,仅用半小时,他就抵达了目的地。“这就是中国速度!”敬佩和羡慕之情,王山木毫不掩饰。
巉口镇恰逢赶年集。小摊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年货摆满了摊位。集市熙熙攘攘,有的人与摊贩讨价还价,有的人闲逛观望,还有些人大包小包收获满满,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笑意。浓厚的节日氛围,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王山木。
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掏出手机,扫扫二维码。王山木拎着购买的年货感慨道:“听到吆喝声、看到一张张笑脸,就能真正感受到‘中国年’对老百姓的意义。”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便捷的支付方式,即使在农村,人们购买东西时也是使用手机扫一扫,很少有人用现金来交易。
暖锅里的乡村变迁
年集赶完,王山木随朋友前往安定区团结镇寒水村。刚刚下过小雪,村民正忙着挂灯笼、贴春联,在院子里架起油锅,炸麻花、油饼,孩童们则聚在广场上奔跑嬉戏,热情地向他挥手问好。
王山木被这朴实又热闹的场景所感染。他说:“有种回老家的感觉,但又完全不一样。”尽管这里地处农村,但现代化房屋、硬化水泥路、整洁的文化广场、完善的邮政服务以及配备齐全的小学和村卫生室,又时时提醒着他这里与家乡的不同。
走进一户村民家中,掀开厚厚的门帘,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屋内,炉子烧得正旺,烧水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葡萄、桔子、瓜子、花生等整齐地被摆在茶几上。屋主人巩维垣盛情邀请王山木坐下,招呼他先尝点小吃,随后以当地美食暖锅招待他。
“这里虽然和城市有些距离,但生活很方便、很现代化。”王山木惊奇地发现,村民的装修风格和家电用具几乎和城市家庭毫无差别。室内,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日常家电无一不备;室外,宽敞的庭院里停放着轿车、三轮车。
说话间,巩维垣从厨房里端进来一个热气腾腾的暖锅。揭掉盖子,暖锅里油滋滋的猪肉排骨、软糯鲜香的鸡肉、吸饱了汤汁的豆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王山木熟练地拿着筷子,从锅里夹起土猪肉。入口即化的美食让他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是我第一次吃暖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
巩维垣告诉他,几十年前,农村人的生活条件还很困难,他们住的是土坯房,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肉,虽然也有暖锅,但里面的食材仅限于白菜、萝卜等普通蔬菜;如今,农村人的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吃暖锅,随时就能吃得到,而且食材不限。
“暖锅的变化,就是你们生活的变迁,是这样吗?”王山木若有所思。
“没错,确实如此!”巩维垣笑答。
中国西北乡村的魅力,让王山木感触良多。“与我的想象完全不同,它不是落后,不是封闭,而是活力满满,现代化十足,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快递也能及时送达。农民的生活和城市居民几乎毫无差别。”
当看到村民文化广场聚集的人们闲聊时,他好奇地发问:“他们是怎么挣钱的?或者有什么工作?”身旁的群众对这位外国客人非常好奇,不停地称赞他标准的中文表达,纷纷抢着回答:“在周边地区打工,在家里养牛养羊或者种地,只要肯吃苦,随时随地都能致富。”
“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只要上进和努力,到处都是机会,潜力无限。”难得的定西乡村之旅,让王山木再次领略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和美好前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3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