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国内高校对外籍学生存在优待政策的,具体怎么个优待法,大多数人都没个数,但随着网络不断发达起来,国内学子和外籍学生的交流变多,很多优待政策得以曝光。大家发现,原先猜测的优待政策还是太小了,现实更为夸张。
有个博主,平时喜欢到国内的高校游玩,了解现在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一次她采访了一位来自非洲的女留学生,询问她在中国留学的情况,发现对方在中国留学,生活滋润得不行。
这位女留学生表示,在中国留学非常好、非常幸福,她拿到的奖学金和生活费不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还可以让她可以出去旅游。利用节省出来的钱,她已经游玩了世界17国。
边留学边环游世界,这小日子过得,太逍遥自在了!
按照正常逻辑,除非家里有矿或者真的有事务需要处理,没有谁会这样做的。虽然环游世界的生活确实令人向往,但花销也不小,没有足够殷实的家底,谁都不会随便开启这样的“说走就走”的旅程,毕竟家里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或许这位女留学生本身家底就不错吧,可以支持她过上如此令人向往的生活,但在中国留学拿到的奖学金和各项补贴,可以保证她生活无忧,也是她这样做的依仗之一。
对比国内的很多孩子,别说到处旅行,为了省下一些生活费连家都尽量少回,想想区别还是蛮大的。
本来,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的观念深入骨髓,同时为了促进对外开放,培养国际友人,让世界各地的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的文化,采取一定的方式吸引外籍学生前来读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国内很多高校“热情好客”过度了,变成了倒贴式的行为。
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讲,可能是觉得对外籍学生好一些,可以让他们对学校、对中国更加感恩,同时也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指标,为拿到更好的大学排名加分。
但是别忘了有一句俗语“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对别人好过了头,往往换不来他们的感恩和尊重,反而会让他们认为给他们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会让他们在中国就是“高人一等”,以俯视的姿态对待他们的中国老师和同学,这就违背外籍学生的初衷了。
事实也是如此,以前外籍学生在国内高校读书都是规规矩矩的,现在却不断爆出有负面新闻,休息时间大声喧哗、插队、殴打中国本土的学生、在外网诋毁中国、乱搞中国女性……这就是过度优待和盲目招生的结果。
对外籍学生好可以,但也要有个限度,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把奖学金、各项补贴花在刀刃上。
专家们说了那么多年跟“国际接轨”,那么不妨在这方面也跟美国的高校接轨,不给外籍学生超国民待遇,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规定,奖学金、补贴只发给真正优秀的人,而不是“来了就有”,该去外面打工刷盘子的就去外面打工刷盘子,把各种经费、资源用在刀刃上,才能吸引到真正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对中国有好感的外籍学生。
以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外籍学生和国内学子,才能换来他们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