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一个信息不那么透明的行业,需要提前规划,也需要整个留学家庭对其不断深入了解,才会规避不少坑。
但事实上,有些低认知,信息渠道闭塞的学生和家长是把一些坑一路趟过去的,该被毒打的毒打,一步两步,慢慢成长为一名优质的韭菜,然后被反复收割。
一、觉得留学这件事能让他们逆袭或翻身
留学这个事,主打一个强化你思维模式,提升你阅历和眼界,更侧重内在的东西。让你有机会去审视下国内这套和英国这套的模式,他们的异同,然后求同存异的一个过程。
本身留学这个事情不会让你快速逆袭或翻身,这就像一个穷人文自己能不能快速致富一样的,这本质上是一个链条的事情。你如果过于需要通过留学来改变你本身的命运,或你本身糟糕的就业竞争力等等。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你如果这么想,那么留学的确只能延缓你问题,并不能解决你问题。
于是你会为此做出很多不理智的判断,比如你会盲目的去选很强的学校,但特垃圾的专业。你完全不知道要学什么内容,你只相信学校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结果就是课程你学的很勉强,你还挂了科目,你还被要求补考,你被延期毕业,你错过了春招秋招。你反而打乱了整体的节奏。你一步错,步步错。
你还可能因为盲目申请好的学校,深度排斥其他适合你的学校,导致全聚德,因为你在做一件不匹配你目前阶层或实力的事情,你越是强求,瓜越是不甜,毕竟不在同一个生态圈,反而丢失了你的基本盘。
二、觉得可以依靠科研来改写申请名校的结果
科研这个事,对大多学生来说,是无用且鸡肋的。是妥妥的韭菜盘,但不少普通学生用的很上头,觉得可以给他们弱不禁风的本科背景或学术成绩助推下,甚至加分不少。
科研的本质是帮助学霸完成学术背景的强化,对于一些要申顶级名校比如牛剑,lse这种可能会有用。因为一定的科研基础会减少他们升博后的拉扯时间。基本招募了就能用。
但大多学生只是申一年的taught项目的,甚至都不是用来申两年的研究型课程。一年的taught本身就是push你就业的,你会不会科研,人家不care,人家本身就建议你读完抓紧毕业,然后拉高学校的就业率数据。你从根本上就不懂学校的需求,你在这种有意义的垃圾上花了重金,还感觉良好。
于是你继续的被拒了,你甚至觉得自己被拒的很冤,你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明明多准备了些啥。但依旧两手空空,不赖别人,毕竟你是优质韭菜,该被割一刀。
三、觉得GRE和GMAT的高分可以拯救自己
很多学生还喜欢去考gmat或gre,倒不是这个东西没用。而是需要这个东西的学校极少,比如KCL建议要,但建议的专业也只有经济类的一些而已。另外比如曼大华威,这些也只是建议,并不强制。相对强制的是牛剑和lse,其实IC这种学校也不是强制,也是highly recommend而已。
但很多学生就不听,觉得gmat的高分能给他们强加分,然后自己把自己给感动了。花了大量时间备考,结果考试费没少花,几次下来最高分也不到700。
这也是留学里面优质的韭菜,在这种不是主要矛盾,相对无意义的方面拼命的努力,觉得自己好拼好猛。最终啥也不是。
总了个结:其实成为一名优质的韭菜,不止在这些坑里面一直循环往复。他们还会掉入不同的语言陷阱坑,甚至保录取的坑。
当然,这个东西不是你单方面挨打,或中介真的太坏。而是你认知低,需求又那么猛。你长的这么茂盛,人家不割你一刀,都觉得不得劲。
也不要觉得都是留学中介坑,都是留学顾问太黑。你自己认知这么低,信息又这么闭塞,自己又不肯去提前规划,又不愿意多渠道取经。遇事总想着捷径,你不止在留学这个赛道被割,你在其他方面一样。只是留学赛道,可能割你不见血而已。
其实反被割的逻辑也非常简单,明白英国大学到底要什么,你自己能给什么。不能给的部分,你能争取争取,不能争取不强求。谁都割不动你。而英国大学的录取逻辑也很简单,就是一学校二绩点三文书,其他也只是其他。你有时间,死命的刷绩点,打磨文书即可。再有经历,实习去,提升自己的技能点,这个也会作用子啊文书,比啥都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