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P同学
本科背景
南京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GPA:3.89 雅思:6.5
录取学校
南洋理工大学 电子学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2022.12.07
录取时间:2023.02.10
香港科技大学 电信学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2022.11.28
录取时间:2023.01.20
香港科技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工程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2022.11.28
录取时间:2023.01.10
香港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2022.11.28
录取时间:2023.01.27
主要经历
两年工作经验
关于工作之后为什么还要选择留学
1.为了更好地就业。
目前的这份工作刚任职半年,就遭遇了意料之外的职务变动,甚至直接改变了岗位性质,这完全不符合我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这算是最直接的外因吧,考虑到上海只是暂居,而我终将志不在此,又担心简历花了——离职证明上的岗位会对找下一份工作有影响,故想到可以以留学为跳板,刷新应届生的身份。同时,我这三年的工作经验也是实打实的,待到一年后回来,学位有了,工作经验也有了,可能唯一阻碍我找到合意的工作的潜在因素只有性别歧视了吧~在没有想好做什么的时候,就多给自己准备几条选择的路,借留学之机刷新一下履历,从此又有了多样的可能。这是对工作的逃避吗?其实我更愿将之看作是一次曲线救国,螺旋上升的形式来更好地工作。
2.纠正以往对自我的错误认知。
曾经以为自己升学无望,毕竟一无优异的成绩,二无硬核的科研/项目经历。可看到身边有成功的经验后,不禁也想尝试一下,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学历是跟着人一辈子的,高一点总没有错。
关于留学中涉及到的考虑因素,首先是地域。本质上我是一个好恶随心的人,加之国际形势的影响,便在规划之初将欧美踢出考虑范围;而澳洲的大学虽然排名噌噌上涨,却总有被人误解之嫌……综合考虑后,不如选择国内认可度高而且离家近一点的地方上学。
此外,我在港新的小伙伴比较多,好友圈对于我个人而言比较重要;而港校是我本科择校时就纳入考虑却因申请时间而错过的机会,多年之后缘分又走到这里,不妨试一试。虽说如此,甚至后来港科非常热情地接连发三封offer,但综合对课设和教学环境的考虑,最后我还是忍痛割舍4万留位费,选择了南洋理工的电子学。至此,我也即将是内外双南大的人啦~
如何两个月急速完成申请
这不由得说起我留学的契机。
2022年的八月,我收到在杭州工作的大学同学的邀约,原来她即将去英国留学,走之前约我们聚一聚。几乎是同期,我也有一个大学舍友去了南洋理工。自此,我的从众心理蠢蠢欲动了。
杭州之行归来,我开始认真考虑留学的事情。期间,我闺蜜了解到我的打算后,把她刚去香港留学的发小介绍给我认识,可那发小推荐给我的中介在评估完我的情况后,却说成功率不是很高,且不能申上的话中介费是只退一小部分的。我是有点子愈挫愈勇的反骨在身上的,你越说不行的事,我就越想去试一试。辗转之下,最终还是找到了帮我舍友拿到offer 的指南者,要价是比别家高一点,但“0 offer 中介费全退”的保证将我们绑在了同一根绳子上。9月20日完成中介签约,我怀着莫名充分的信心开启了我的申请之途。
语言关
首先面临的考验就是语言,这放在以前就是在讲笑话。虽然经历了江苏地狱模式,但我英语四六级都是裸考飘过,但毕竟距离此生的巅峰水平已经过了快七年了,港校第一轮申请的ddl在11月底,而工作党偏偏又隔三差五地加班,我独独缺了充分准备的时间。
仔细盘算了一下,港三新二的语言底线在雅思6.5,雅思的评分规则让我意识到,只要达到总分25且小分不低于5.5就能过~这么说来,即使我最弱项的口语拿了5.5,只要听力阅读能有一个拿7分,那么我的语言也是稳的了。而雅思每一门的总分有9分,这难吗?头一次不以满分为目标来准备考试,不畏难,便无难处。
怀着这样乐观的心情,我快乐地度过了一个国庆长假之后终于准备起了雅思。之后便是长达近一个月的认真学习:每天早起半个小时做一份听力,早晚走在通勤的路上背单词,工作不忙时头发里藏着耳机听听力磨耳朵,午休的时候再背背单词,回去之后又做一份阅读……写作没有时间特意去准备了,便简单看了下题型和答题技巧,而口语则是在考前请了两天假集中训练——毕竟平时和同部门的同事合租,我得避开她,这可真像一场游击战。
时间终于走到了11月6日,虽说自我感觉考得不太满意,好歹完全按照预设的底线通过了语言这一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间紧迫而选择了出分快的机考——这次不行还能再考一次,但这对习惯了在纸质考卷上写写画画的人来讲确实是一种制肘。所以留学还是早做打算好啊,我在准备的时候,提前批都陆续出结果了。
材料关
11月11日,战战兢兢忙了一个月语言的我休息了一天之后终于开始准备申请材料,中介老师们的作业拖了好久。对于不够社牛的我来说,向不太熟悉的老师要推荐信是所有材料中最难的一件事了。选择推荐人时要有明确的思路,一是老师和自己之间的科研联系越多越好,二是老师越大咖越好。按照这个思路,在校期间科研经历约等于零的我选择尝试联系的两位教授,一位是毕设老师,他和我科研上的交流比较多,也访问过港校;另一位是论文答辩小组组长兼任课老师,他的学术水平比较强,并且在新加坡的科研机构工作过。
反复斟酌文字后终于发出去的推荐信邀约一一石沉大海该怎么办?为了有学上,可以适度“不要脸”。论文指导老师是有微信的,那就直接微信联系他。老师人还是很nice的,先解释说是看到邮件忘了回,后来把准备好的推荐信给他过目后,又认真提出几点修改意见,那些都是我和中介老师不曾想到的维度。而另一位老师没有联系方式怎么办?还好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还在学校里,很容易就找到他的研究生帮忙联系到教授本人。而他没有及时回复我的理由也很让人无语——我的邮件被学校邮箱自动归类到垃圾邮箱里了。沟通交流真是解决难题的一剂良药,感谢当今发达便捷的通讯软件,让我没有因一封不被看到的邮件而与我的offer们擦肩而过。
准备文书的短短十来天光景内,初稿返回来的建议和改动是有的,但一次改动后,靠谱的文书老师们就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完成了剩余的材料准备工作。十一月底,我顺利赶上了港科三个项目的投递。
在完成剩下几个项目的申请之后,我所做的唯有等待。好在这也并不漫长,1月10日,距离我开始准备雅思刚过两个月,我的邮箱迎来了我的第一个offer,这个年,好过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