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背景
D同学
本科背景
苏州大学 物流管理
GPA:90 雅思:6.5
录取学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 工业系统与工程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2022-12-08
录取时间:2023-02-15
新加坡国立大学 供应链管理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2022-12-08
录取时间:2023-02-15
申请时间:2022-11-24
录取时间:2023-04-10
香港中文大学 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2022-10-31
录取时间:2023-02-14
主要经历
荣誉奖项
学习优秀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短期出国(境)交流奖学金、年度杰出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APMCM“亚太杯”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高斯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挑战杯”校二等奖
实习经历
京东采销、埃森哲项目助理、欧莱雅间采
2019年,我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在一系列迎新讲座中,我被学校丰富的国际交流活动以及站在讲台上侃侃讲述自己交流经历的学长学姐们深深吸引,于是在大一寒假便踏上了新国大短期交流之旅,只是没想到,最终这成了我们这一届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迈出国门访学的机会。
我们参观了新国立郁郁葱葱的校园,品尝了好吃不贵的校内食堂,坐在了现代化的阶梯半圆形教室,也聆听了极具人格魅力的国大老师课堂。那时我便埋下了一颗未来想在这里深造、成为属于这里的一名学生的念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回国当天,我们在樟宜机场候机时看到了武汉发现新毒株的报道,于是现场买了口罩登机回国。疫情彻底爆发,天价机票、海外留学生回国困难重重、国外缺乏防疫措施……留学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既不知道疫情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也不知道未来能不能顺利出国、顺利回国,出国的安全又如何保证……一时间众说纷纭,连带着我也对于自己原本想走的路产生了一定的迷茫。
即使这样,回来之后我还是会有意无意地从各个平台上搜寻有关新加坡的研究生体验、新国立宿舍Room tour、新加坡美食等等消息。而当时,我就惊喜地从“指南者留学”公众号上发现了各种我想了解的内容,而且非常详细,都是去新加坡留学的学长学姐真人分享,这也让我对这一家机构产生了“用心做留学”的初印象。
虽然疫情给出国留学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但由于这种可能性,大一时我就比较注重课程成绩,因为听说过留学非常看重绩点,因此还算打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成绩基础,减轻了后期刷分的心理压力。到了大二上,我开始寻找合适的留学中介,其实没有对比太多,因为我觉得申请对于我而言是一件难以获取有效信息且关系重大的事情,因此我想交给成体系、有一定规模、做事用心的机构,最终我选择了曾经对其公众号印象深刻的指南者。
在签约之后,我的规划导师和我通了一次电话,针对我的情况进行了摸排和规划,并且给出了我未来一直到申请前的规划。那时候我才知道光有一张好看的成绩单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各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此外,导师也关注着我的实习和竞赛。我的邮箱里定期会收到导师整理的实习和竞赛信息,节省了很多自己搜集信息的时间。导师还会帮忙赛事组队,比如数学建模比赛按照建模、编程、写作的分工帮忙匹配队友,我也成功地组队参与了一些建模和数据分析的比赛。
疫情使得好几个学期的课转为线上,为了充分利用赋闲在家的时间,我开始寻找实习机会。
还记得在找第一份实习时,我只是个没有任何实习经验、甚至专业课都没有接触到太多的大二学生,当时在“实习僧”平台上投递了近50份简历,收到的反馈寥寥无几,我觉得很挫败。但我的申请主导师告诉我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给了我很大的安慰。
在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投递之后,我终于得以进入一家满意的单位开始实习,也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实习之旅。
如果说实习的初衷是给我的申请文书增色,那么实习的真正结果则是让我找到了我的乐趣所在。我通过实习摸到了曾经素未谋面的职场之景,在这种低成本试错中也逐渐探寻到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带给了我更加明晰的方向。
通过经验的积累,我惊喜地发现我已经可以从实习网站中的JD大概了解到其工作内容、dirty work含量高不高、工作强度有多大,也有更多的选择权去不断涉足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白天的我在公司里做一名佯装成熟的“职场人”,晚上回到宿舍的我又切换回到了学生身份,仿佛在玩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最近也有很多学弟学妹们咨询我有关找实习的问题。疫情结束了,学校纷纷恢复到线下上课,留给大家日常实习的时间是比较少的。在这里建议当不能平衡时一定要以自己的学业为主,绩点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实习也需要看和自己所申专业的匹配度,不能单纯为了刷实习段数以及追求大厂Title而选择完全不相关的岗位,其实并不太能为简历增色。
我的申请之路不能算是顺利。因为经常在指南者App上看录取案例以及跟学长学姐交流,我一开始对自己没有太多的担心。但是港三新二的录取难度好像自疫情之后年年递增,针对非大热门专业也建议211的同学均分保持在88左右,985的同学在84左右,会是一个比较稳的状态。
由于个人第一选择是新加坡,而香港的留位费很高,所以我没有选择在第一轮就投递香港院校。香港的学校第一轮会发一大半的offer,而第二、第三轮的录取bar是飙升的,因此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自己这个操作真的是很冒险,未来香港难度很难再降下来,因此以去年的标准也很难保证能否在一轮拿到offer,因此早投递依然是王道。
这里也很感谢我的申请主导师邱老师,香港的投递手续会相对复杂,港中文还涉及雅思送分,邱老师全程帮我填写信息、回复邮件、寄送材料,基本不需要再自己操心,真的很大程度上节省我的时间精力。
从开始投递申请资料后的四个月里,我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而身边的小伙伴已接连收到了梦校或是保底的offer,在这期间内我的心情是一个循环:疑惑、焦虑、摆烂、寻求安慰、自我安慰、重拾自信、疑惑……相信其他等待的小伙伴们也差不多是这样,等待的时候是最难熬的。
一直到2月14日,这一天我终于接到了港中文admitted的消息,更是在零点查到了NUS双专业录取。
等待是必经之路,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怀疑自己,因为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录取时间会有很大差异,就比如香港的投递是很赶早的,当港校的offer已经发了好几轮时,新国立工学院的大多数项目才开放申请,结果必然出得也要晚很多。因此,我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如果自己已经在申请这条路上付出了该有的努力,那么静待佳音就好。
请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