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女记者出国留学,为留美故意抹黑祖国,最终成为“美国人”

新华社女记者出国留学,为留美故意抹黑祖国,最终成为“美国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而成为“美国人”后,她的人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她曾经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大学毕业后,她工作的第一站就是新华社,作为一名年轻人,一名记者,她本来拥有一个极其光明的前途。但任谁也没有想到,此人公费出国以后,当她见识了美国的富裕繁华,这位女记者竟然化身成了“中国黑粉”,她毫无底线可言,她罔顾事实、“竭尽所能”的抹黑

新华社女记者出国留学,为留美故意抹黑祖国,最终成为“美国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而成为“美国人”后,她的人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她曾经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大学毕业后,她工作的第一站就是新华社,作为一名年轻人,一名记者,她本来拥有一个极其光明的前途。

但任谁也没有想到,此人公费出国以后,当她见识了美国的富裕繁华,这位女记者竟然化身成了“中国黑粉”,她毫无底线可言,她罔顾事实、“竭尽所能”的抹黑中国,其目的就是为了留在美国。

此时此刻,她已经是“美国空气香甜论”的坚定支持者,那么这个为了“美国梦”而不惜抹黑中国的女人,她究竟是谁?她是否真的如愿留在了美国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今天要说的这个没有丝毫道德底线,故意抹黑自己祖国的女记者,她名叫袁莉。不过袁莉并不是她的本名,她原来叫李媛,是宁夏银川人。

袁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要在当时那个年代,大西北教育资源匮乏,想要学有所成,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袁莉作为农民家的孩子,她从小就有一个大学梦,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里,当时的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袁莉只能努力学习,积累文化知识,只待有一天能够圆梦!

时光飞逝,转眼间数年时间过去了,随着一切重新回到了正轨上,袁莉也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院校,那个时候的她意气风发,对未来有着一份美好的憧憬,她想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要离开老家的“山沟沟”,再也不要回去。

袁莉上了大学以后,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因为她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袁莉在大学里的成绩,一直都非常出色,而且她大学的四年时光,也过得非常充实。

当时那个年代,大学生毕业是包分配工作的,而且若是成绩非常优异,也都会被分配到非常好的单位。

袁莉就是如此。她当时一位成绩优异,所以她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就去了新华社工作,这可是一份很令人羡慕的工作,袁莉也是成为了一名女记者。

当然,新华社对于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是很高的,虽然袁莉顺利入职了,但她明白自己想要留下来,想要在新华社站稳脚跟,就需要有一身过硬的“真本事”。

袁莉是一个很聪明,同时也很努力的人,所以在她入职之前,她就做了很多的准备,这也是她顺利通过考核,成功从一众“实习生”中脱颖而出,留在了新华社的主要原因。

袁莉成为了国际新闻部的一名新人记者,国际新闻部在新华社里,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袁莉刚刚毕业就能进入国际新闻部,这无疑令她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参加工作以后,袁莉表现得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她每次都能非常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这也让领导们对她赞许有加。

说起来记者这个职业,更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资历,袁莉足够优秀,自然而然,她就会被委以重任,短短一年时间,袁莉就已经在国际新闻部站稳了脚跟,而且那时候的她已经可以独自出国,去执行采访任务了。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袁莉基本上都是在国外度过的,那个时候,她的采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要知道这些地区的治安相对差一些。

袁莉在采访过程中,也曾数次遇到过危险,虽然如此,但她从来没有过抱怨,也没想过要放弃,因为那时候的她,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规划还是很清晰的,她想要好好当一名“国际新闻人”,想要拿新闻界的普利策奖,想要成为一名全球知名的新闻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因为没过多久,袁莉就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和想法,她不再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国际新闻人”,而是有了新的期望。

那么在袁莉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为何会突然改变自己的想法呢?这还是需要从袁莉“公费出国”外出采访开始说起。

自从袁莉入职以来,她出国采访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或者是中东这样的地方,从未去过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

当时一些公派去欧洲的同事们回国后,大家都会说美欧是多么的繁华,这也让袁莉向往不已,不过她申请了几次,但去往美欧采访的机会,却还是没有落在她的头上。

袁莉自认为她的能力不比任何人差,所以时间久了,她自然心里就会产生落差。当时袁莉感到自己很委屈,她觉得这是领导们在故意打压自己。

这也让袁莉第一次有了“想要离开”的想法,于是在2002年的时候,袁莉终于下定了决心,她竟然选择从新华社辞职,然后准备出国留学。

当时袁莉的做法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尤其是袁莉的父母,他们当初因为袁莉去了新华社上班,可是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荣光,结果现在袁莉放弃了如此稳定,又令人羡慕的工作,准备一切从头开始,这也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于是袁莉父母就劝她不要冲动,让袁莉回去找领导好好说一说,继续回新华社上班,但袁莉却仿佛鬼迷心窍了一般,她说什么也不愿意留在国内了,她没有去过美国,她想要去看看她梦想中的“繁华世界”。

说起也巧,当时袁莉的老家有这样一个机会,为了培养高级人才,当地政府为广大优秀青年,提供了几个公费出国留学的名额。

袁莉拥有一份傲人的工作经历,再加上她本身学习刻苦,而且还是名校毕业,这些都让袁莉顺利通过了选拔,公费出国去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因为袁莉本身就是新闻记者出身,所以她去了美国后,她也是选择了新闻专业,就这样,袁莉满怀着内心的憧憬,她收拾了行囊踏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

袁莉来到美国以后,她发现美国的学习氛围如此轻松,而且20多年前的美国,的确看起来要比中国繁华不少,这些也让袁莉感到,自己这一次“选对了”。

为了可以留在美国,可以在美国有一番作为,袁莉除了自己的本专业之外,她还为自己选择了一门选修课,当时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袁莉又兼读了国际关系学。

在攻读硕士期间,袁莉见识到了美国的现代化,说起来美国的生活与她家乡的生活相比,那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袁莉感受到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美国梦”的种子,就彻底在袁莉心中生长,一直到后来让袁莉走上了“抹黑祖国”这条路。

公费留学,顾名思义就是政府出钱供你上大学,政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留学生学有所成以后,可以回国工作,不仅报效祖国,同时也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但显然袁莉并不是这么想的,自从她有了“美国梦”以后,袁莉想尽一切办法要留在美国,她想成为美国人。

袁莉在美国取得了双硕士学位以后,她也算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了,当时和袁莉同一批公费留学的人,他们也都在学业结束后,陆续回到了国内,只有袁莉仍然找借口留在美国,说自己还有一些课业没有完成。

要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的国家,显而易见,袁莉就是这样的人才。当袁莉向当地移民局表达出想要留在美国的意愿以后,美国移民局就为她大开绿灯。

于是在2004年,袁莉终于如愿以偿,她拿到了美国绿卡,至此,袁莉抛下了自己的祖国,成为了一名华裔。

袁莉在美国毕业后,她很快就在《华尔街日报》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时候她主要负责报道电信业的新闻动态。

要知道美国表面上是人人反对种族歧视,但私底下种族歧视这种事是屡屡发生,袁莉作为一个黄种人,从她第一天开始,袁莉就感觉到了同事们对她的排挤。

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袁莉也是遇到了各种刁难和歧视,如此看来,在美国工作除了工作待遇更高之外,竟然没有一点能比得上国内,但袁莉对此却是甘之若饴。

袁莉在内心中编织了一个虚幻的“美国梦”,她不断给自己洗脑,进行心理建设:“美国这个国家真的是太棒了,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这是一种考验,也是成为美国人的必经之路,只要我持之以恒,就可以获得美国社会的认可”。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干,虽然袁莉通过自我洗脑,有着一份“盲目乐观”,但实际情况却是,她在美国这些年来,就从来没有真正融入到这个社会中。袁莉遭遇到美国社会的毒打,但就算是如此,她的“美国梦”没有丝毫的动摇。

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这也让一向高高在上的美国人感受到了威胁,所以那个时候,美国主流媒体为了迎合政客们的喜好,它们开始不断的抹黑中国、诋毁中国。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袁莉华裔身份有了用武之地,作为出生在中国,生长在中国的华裔,袁莉自然对中国有很深的了解。

而美国媒体正需要这一个有中国背景的人,来干这些龌龊的事情,毕竟让有中国血统的袁莉来抹黑中国,会显得更有说服力。

当时袁莉就被临危受命,《华尔街日报》让她负责整个中国区的新闻板块,此时的袁莉心里只有“美国梦”,当她得到这个“宝贵”的机会以后,她根本就没有丝毫的犹豫,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至此,由袁莉主导的一场针对中国的美国式骗局,正式拉开了序幕。

时隔数年,袁莉以“中文网主编”的身份离开了美国,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按理说袁莉时隔多年回国,她一下飞机,就可以感受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袁莉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国人,她并没有正视这一切,反而开始“鸡蛋里挑骨头”。

袁莉回国这一年,正好是2008年,这一年大家都知道,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这一年,同时这一年咱们也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这些都为袁莉提供了“抹黑中国”的素材。

当时袁莉在报道中,尽可能地挑毛病,并且颠倒黑白,想尽一切办法让国际上看到中国是一个“没有人权,没有平等”的国家。

后来在2011年的时候,温州动车脱轨事故发生后,袁莉也是第一时间就发了一篇文章,讽刺中国高铁技术不行,将中国高铁贬低得一文不值。

美国就是喜欢袁莉这样的华裔,尤其是这样抹黑中国的言论,从这些华裔嘴里面说出来,也会让很多容易被人“带节奏”的群众们,很容易就上当受骗。

所以当时我国也是因为袁莉的这些报道,在国际上陷入了很多舆论风波之中,包括在国内,也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支持袁莉,认为袁莉的报道是很“客观”的。

通过抹黑中国,袁莉也是彻底在美国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华尔街日报》里的大人物。然而袁莉的人生,却并没有按照她想象中的一帆风顺。

因为袁莉来到中国当主编的第4年,当时我国互联网展开了“肃清活动”,袁莉这样的叛徒也是被清理了出去,她无法继续留在中国,只能灰溜溜地返回了美国。

原本袁莉以为自己回到美国后,可以继续在《华尔街日报》当主编,却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华尔街日报》的高层领导们,就找了一个借口,给袁莉开除了。

明明是美国人利用完了袁莉后,将她像垃圾一般丢掉,但袁莉却认为,这一切都怪中国,所以袁莉没有醒悟,反而继续大肆抹黑中国,一直到今天情况仍然如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3708.html

Like (0)
Previous 2023年 6月 6日 下午2:42
Next 2023年 6月 6日 下午2:42

相关推荐

  • 这位香港学子选择去西部工作,还有人拒绝了留学机会……

    未来,希望更多中国学子,无论身在地球的哪个地方,总以爱国报国、成长成才、团结互助、友谊友好为己任。文 | 笑 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听着耳熟,而目前付诸实践的高校毕业生也不少。但听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国贸190班毕业生洪思艺如此说来,还是有些诧异。原因很简单,洪思艺不是内地生,而是一名香港籍学生。而7月19日,香港中学文凭试放榜之际,又听闻在全港名列前茅的高中毕业生

    留学咨询 2023年 7月 28日
    14600
  • 北大女生唐晓琳:赴美深造9年后跳桥自杀,中国留学生经历了什么

    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是美国旧金山的标志性建筑,但也是全球公认的“死亡圣地”。从1937年建成至今,有近3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从金门大桥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017年10月,在金门大桥下面冰冷的海滩里,再次发现了一具亚裔女孩儿的尸体。经鉴定,死者名叫唐晓琳,是留美9年的北大学霸,此时正在盐湖城的犹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死因是跳桥自杀。一个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为何在灿烂如花的年纪

    留学咨询 2023年 3月 27日
    20600
  • 22岁中国留学生在韩身亡,网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22岁中国留学生在韩身亡,网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近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山市的水库被发现身亡。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对此,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网友A:好好的去上学,却魂断异乡,太可惜了。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谁也不知道,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愿逝者一路走好。网友B:他才22岁呀,正值青春年华,多么美好的年纪呀,而且既然能去韩国出国留学,应该也是优秀的人,怎么会这样呢,到底是因为什

    留学咨询 2023年 12月 7日
    10500
  • 助力住桂留学生“读懂中国”!桂林两家单位做了这件事

    6月10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纪念这一天的到来,6月7日,桂林博物馆与桂林医学院共同搭建的“读懂中国”实践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来自桂林医学院的留学生代表,参观了桂林博物馆的常设展览《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并体验了梅瓶板画制作,拉开了近距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序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桂林医学院从2007年开始开展国际教育工作,于2008

    留学咨询 2023年 6月 8日
    15100
  • 人才优势消失后,中国留学生正在加速回国:感谢欧美的“培养”

    随着中国GDP突破百万亿,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如今的新风貌,在此大背景下,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留学生正在加速回国,而这也要感谢欧美为我们培养科学家。人才优势不再自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在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都走到了世界前列。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得益于美国大力吸引人才的优势。战争结束后,美国花大价钱把德国的科学家邀请来,除此之外,还大力的吸引移民,正是在这些优秀人才的帮助下,美国的

    留学咨询 2023年 4月 14日
    160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2023082320290175

微信好友请说明来意!

谢谢合作接受咨询范围

1:F1留学生身份恢复

2:留学生名校保录取

3:快速一年本科 等等

联系微信
易哲留学以教书育人为原则为莘莘学子提供名校保录取、留学紧急应对/开除/身份恢复/转校等、留信网/留服网认证等免费咨询服务!微信:Yizh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