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如果你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那说明各位肯定有被梦校拒绝的经历。诸君也许正在自我怀疑,为什么好友进入了康奈尔、西北、哥伦比亚甚至斯坦佛耶鲁,而自己却还在担心着保底学校?学霸君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大家,没什么大不了的,申请季不过是漫长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调整好心态,未来的路还长!
From Stoooges三士渡
微信号:StooogesEducation
伤心、焦虑、嫉妒、担忧,这些情绪在被拒绝之后,无疑是正常的:从我们6岁进入学校,第一次打开课本伊始,到进入大学前为止,我们会以学生的身份生活约12年时间,即4380天,105210个小时,大学毕业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再继续学业,更换掉学生的身份进入职场,所以我们的大学归宿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生生涯盖棺定论的重要论据。
一所知名大学的录取,代表着过去4380天的功德圆满。
我自己自然也曾经历过这段旅程,甚至一定程度上,相比于诸位的“单程车票”,我买的是多次往返车票:
熟悉我的同学们都知道,因为我一直想入读沃顿商学院,所以有过两个间隔年,经历了三次申请季,因此也就经历过三次大规模收拒绝信,最惨的一次是我拿到了加州大学八所分校的本科拒绝信,第九所没拿到的是UCB的拒信,因为那时我压根没敢申请这所学校。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被拒经验的人,以下是一些我的个人分享:
01
你拥有多数中国人无法拥有的经历。
在中国,决定一个人能否进入美国本科的第一道关卡是什么呢?
标化?
活动?
文书?
都不是,是投胎。
如果你生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那么从出生的那一刻,你已经基本被美国大学所淘汰了,那么投胎的难度有多大呢?
回答是即使投胎在中国前10%的家庭中的任意一个,也是远不足以保证一个中国人有资格入读美国本科。
201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10%)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为6万3千元,此前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8%,所以我们可以估算2018年,这个数据约为10万元。对比一下2018年一年美国大学的本科学费呢,约为48万元。
由此可见,投胎才是美本申请路上的第一关。必须要运气足够好,投胎进入中国真正的头部收入家庭(从统计角度而言的头部收入家庭,非个人主观感受),才足以使一个人开始自己的美本申请。如果没有投胎进入这些家庭,那么一个中国人(也就是绝大部分中国人),是没有去美国读本科这个人生选项的。
02
在此时能够选择颓废与放弃,证明你仍是幸运的。
即使在美本申请、就读的路上,仍然有不少同学遭遇到了意外的天灾人祸,最常见的如因家庭破产而不得不将自己的冲刺学校从top30,变成提供全奖的top50-60,甚至为了照顾弟弟妹妹而中断学业提前工作。
过去四年的与美本出国党的接触中,我至少曾接触过20位这种情况的咨询者、学员、同事或朋友。对于TA们,人生将完全是另一种模式,在接收到一封拒绝后,TA们没有时间来得及伤心,而是需要快速投入到下一个学校的申请中。
生活像一个碾盘在TA们身后如影随形,滚滚而来,她们无法选择颓废与放弃,不得不奋勇向前跃进,稍有松懈,跑得不够快、被困难击倒后爬起得不够迅速,就会被身后的追击者吞噬得尸骨无存。
03
不要认为自己被拒绝,只是因为不够强。
失败后,不要诉诸于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如果自己足够强,强到远远超出其他所有人,自己就可以获得录取。
生物的自然进化,存在R与K两个策略,R策略较为粗暴,即一般我们说的优胜劣汰。譬如一定程度上,人类的大基数人口使得我们不会全部死于绝症(因为有些人天然自带抗体),这就是R策略,常见于昆虫等生命周期短、繁殖快的物种。
K策略则更加“精细化”一些,譬如人类一直在投入大量资金,试图治愈各种绝症或延长绝症人类的存活周期与存活质量,这就是K策略,常见于生命周期长,体型大,繁殖慢的物种。
显然,人类一直以来都是以K策略为主,R策略为辅,并不存在极端地使用某一种策略,更不会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策略不足够极端。
对于申请者来说也应该是K策略为主(精心选择自己的活动、努力考到好的标准化考试分数,打磨自己的文书),R策略为辅(大量申请学校或大量申请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应该认为,自己只要分数足够高,活动足够好,文书足够动人,就能只申请一个学校的ED,EA也会成功(极端K策略),或认为虽然自己分数不高、活动没有、文书瞎写,但是只要疯狂申请学校,总能瞎猫撞上死耗子,拿下一所录取(极端R策略)。
04
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意识到付出就有收获只是一种理想状况。
只要我做到1,就一定会得到回报2,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要考虑当时的环境。对于近几年的中国申请者来说,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的供需关系极度不平衡,以前几年哈佛大学早申请数据为例:
2018-19年度,共6968人早申请哈佛,其中935人被录取。录取新生中国际学生占比11%,按照这个比例反推,6968位申请者中,国际申请者应占696位,一般而言中国学生可以占到全部国际生的30%左右(根据2018年的《门户开放报告》中国留学生占美国留学生总量的33%),我们可以推测696位申请者中,应该有约200人是中国申请者,而哈佛实际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呢?4人。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许可以让我们从申请中的200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20名甚至最终10名、8名的候选人,但想要成为最后的录取4人恐怕或多或少仍然需要一些运气。
05
不要过于羡慕别人的成功,因为你不清楚幕后故事。
每到出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容易总结录取信息的传播特点: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我们眼里只有被录取的案例,高分低录的似乎比比皆是,却忽略了那些被拒绝的申请者压根没有心思分享自己的案例,因此你只能看到那些成功者、侥幸成功者,而很难看到那些失败者、运气很差的失败者。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高分低录的背后,可能是五个甚至十个的高分被拒。甚至于,即使那些理应获得录取的成功者,人们也只选择关注了TA们的耀眼的登顶一刻,而不去传播之前的艰辛。
譬如,在2019申请季有一位因为踢足球而被美国大学特招的Z同学,我非常确信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在谈起他的时候,首先会谈到的是他怒拒耶鲁选择CMU的举动,而不是赞叹他在遭遇大伤,远离赛场三年半之后鼓起勇气回到赛场,而第一场比赛却因为体能储备不够只踢了三分钟就因双腿抽筋被换下的遭遇。我相信那时的他,面临的远不是一个体能储备不够的问题,但是他如何描述克服困难的经历呢?
我觉得这才是Z最值得分享,最应该被关注的经历。那一整年,他做了什么?第二场比赛表现如何?第三场又如何?我想一年下来怎么也有30场比赛,可能前15场的表现,都不是那个重伤之前过人如麻的天才前锋本来的水平,那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类比一下,有不少申请者,考sat,模考怎么做怎么有,真考时连续三次都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就已经接近崩溃。
06
相较于成功,失败后的表现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冷静下来,你还有机会,大把的机会。
We are who we are , not because of circumstances ; We are who we are in spite of circumstances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逆境是我们更多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无疑更能让我们认清自己。还是举Z同学的例子好了,当他受伤三年半之后再踏上赛场的时候,我认为他并没有想他踢球是为了能有一天拒绝耶鲁,我想他只是想踢好球,做好自己热爱的事情。超凡之才在挫折后展现了坚韧不拔之志,才让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我从来认为美国本科申请,是最适合失败的阶段。因为一个人终其一生,总会遇到失败,晚来不如早来。如果你认为值得一个好学校,那么现在你就应该开始战斗,你还有大把的机会证明自己。ED失败,还有ED2;ED2失败了,还有RD;RD失败,还有大一转学;大一转学失败,还有大二转学。一个时间点跟着一个时间点,正是从失败中学习、反思、紧接着弥补的好机会。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失败后,都跟着一个救赎的机会。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信号:StooogesEducation。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