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南海的钚沉积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美国在南太平洋进行的核试验的放射性尘埃。
这项发表在同行评审的中文期刊《环境化学》上的研究,追踪了在南海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钚颗粒,以及在美国太平洋试验场、南太平洋的一系列环礁和岛屿进行的核武器试验。美国在1946年至1962年间在此引爆了数十枚核武器。
他们的结论是基于对两种钚同位素240Pu和239Pu的比率的精确鉴定,这是制造钚过程中的一个独特部分。南海沉积物中的比例与美国在PPG进行核武器试验时留下的比例相同,范围为0.306-0.36。
来自其他来源的钚,例如大气层核武器试验的全球放射性沉降物,或1986年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240Pu和239Pu比率,使科学家能够辨别钚的来源不同类型的钚。
据科学家称,放射性沉积物被北太平洋环流向西移动,北太平洋环流是一种顺时针旋转的卵形洋流。洋流向西穿过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和加罗林群岛,然后到达菲律宾和台湾,继续向北,然后沿日本南部海岸转向东。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它转向南方,直到遇到墨西哥海岸的其他洋流后再次向西移动。
沉积物会沿着这股水流通过将吕宋岛与台湾隔开的吕宋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尽管这条水道靠近另一个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中国,但放射性物质不可能来自中国的核武器。
1964年至1996年期间,中国自己进行了47次核试验——所有这些试验都在罗布泊,一个位于新疆东南部广阔盐层的设施,距离内陆近2500公里。
研究小组特别使用了从南沙或南沙群岛收集的沉积物,同时也参考了之前在南海其他地区的研究,发现美国核武器在南沙产生了7.15%和15.89%的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开始使用几个偏远的太平洋岛屿测试核武器,1945年8月,华盛顿使用核弹摧毁日本城市广岛和长崎。
1946年至1958年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引爆了67个核装置,总爆炸当量相当于大约210兆吨TNT,或平均每两天两颗广岛大小的炸弹。测试包括水下、水面和高层大气引爆,测试这些装置作为反海军、反水面甚至反卫星武器的可行性。
这些测试用大量放射性物质覆盖了该地区,使许多岛屿无法居住,并将致癌颗粒带到许多在测试前未被移除的岛上居民身上。除了钚,他们还用铯、锶和其他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该地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