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岁到30岁这十年里,我们一直在考试、申请、升学或者入职、晋升、跳槽,似乎没有喘息的机会,社会对我们的期待也容不得有哪一年的空白。我们的人生像一颗不停转动的齿轮,每个时间点转动到哪个角度都有固定的目标。社会期待机械地给我们下达着指令,而我们总是不加思考地执行者,向前转动。这样的人生并不是我期待的。
因此,希望大家申请留学是因为真的喜欢读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希望大家不是被推着走,而是勇敢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
01关于申请方向の选择
因为大四在美国交换,所以我原本的计划是申请美硕,但是疫情让我望而却步。我依然记得去年3月还在纽约读书的时光。那时候疫情已经在纽约全面爆发,每天新增1000+的纽约市弥漫着绝望压抑的气息,我把自己关在公寓里两周不敢出门。
每天看着一票难求的回国航班不知所措,跟室友说着,“纽约飞北京的机票被炒到10万了,我们怎么回去?”幸运的是最后在三月底回国了,我也开始考虑研究生阶段换个地区申请。
身边朋友申请英港新院校成功的很多,在向他们反复咨询后,我认为申请英港新院校对我而言更轻松,也更容易申到排名靠前的名校,因此我初步决定了申请港新英的硕士项目。
专业方面,因为我本科学习的广告学,对传媒这一大类的专业都比较感兴趣,所以专业方向我还是主要选择的传媒+营销。
02关于GPA和语言成绩
我大学期间没有太过注重我的GPA,只是做到了每门课都好好上、作业好好做、考试好好考。我的本科学习应该说是既算不上刻苦也算不上混,成绩在专业里属于平均水平。
如果要申请排名靠前的名校,GPA还是相当重要的。有些课即使困难或者没兴趣,也要尽力去争取一个理想的分数。尤其和申请的专业有关的课程要高度重视,尽量在那些课程上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语言成绩要尽早考,一般很难一次就考到满意的成绩,要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我的托福成绩其实并不理想,考了两次都不尽如人意,幸好我所申请的香港院校的专业在语言这方面要求不太高,我就勉强过关了。如果大家申请英国的院校可以考虑PTE,这个考试比较小众且机经命中率高,比雅思更容易考出高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参加校内外活动不仅对自己的申请有帮助,其本身也能快速提升你的能力、开拓你的视野。印象里指南者留学也提供许多充实履历的机会,非常便于申请者学习、交流、提升。
03关于充实自己的履历
总体而言我在大学期间参加活动还是比较积极的,我觉得这对我最终拿到offer的帮助很大。
大学期间我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公关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台湾奥美夏令营/比稿大赛等与我的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然而,传媒专业含金量较高的比赛和学术研究项目本身较少(相比理工科),需要大家多去校外寻找机会充实自己的履历,如在大厂实习、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
大学期间我还与家人一起参与一个藏区村庄民宿的设计、重建和宣传工作,是我履历上面较为精彩的一个部分。在面试港大时,考官对我的这个经历非常感兴趣,追问了我两个问题,最终我也如愿拿到了港大的offer。
04 CV与PS写作
在文书老师的帮助下,我的CV和PS在一个月内完成定稿。实际上最终提交给学校的申请资料篇幅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同时做到“翔实”和“简洁”。
以下问题是我认为在文书中应当注意的: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个人经历选材上具有整体性、协调性,集中体现你与申请专业“对口”的特质。
-在CV写作中关注细节,不仅要写“做了什么事”,还要写明白“如何做到的”。每段经历要有一个成果总结,比如完成了怎样的KPI、提升了什么能力。在CV中把每段经历的细节梳理清楚很重要,因为很多院校(比如港大)在面试的时候会问到你的经历,需要你很迅速、流畅地进行解释。
-在PS写作中要根据自身经历提炼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独创性的Insight。老生常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调不如不写。
–在申请人文专业时,可以在个人经历/Insight中注重对于社会人文的思考,如对文化冲击、文化多样性保护、身份政治与社会结构等议题的批判性思考。
-CV与PS中的个人经历选材和Insight要根据申请院校的不同做相应调整。例如一个侧重学术研究的专业和一个侧重社会实践的专业,对申请者材料的期待是不同的。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这篇材料是“写给谁看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