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语录
“把自己推向社会,不要停下来。”
——H同学
刚进入大学时的我以为终于可以愉快玩耍了,所以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大一上学期的GPA惨不忍睹,只有2.96(年级50%)。
直到寒假家庭聚会时,刚从香港城市大学读研回来的表姐问到在校学习情况,她的一句话敲醒了我,“你这成绩保研就别想了,找工作本科学历也很吃亏,不过努力一下,可以考虑看看留学呀。”当时,我对留学这个选项也没太放在心上,但好奇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
在大二暑假,我真正下定决心去留学,也更加坚信自己喜欢国外启发式,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模式,比较注重动手实操和交流沟通,因为学好CS真不是考试满分,背代码和死记知识点就行的。
核心CS&DS申请最看什么?
申请CS、DS方向的核心个人认为就是GPA+软背景,除去一些顶级名校会比较卡标化,比如GRE325+等。
首先是GPA,我不是学霸那一类的,所以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每学期都进步一点点。同时,在进入实验室后,我接触了很多实操项目,开始对写代码有了兴趣,这与平时学习中偏理论的课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不仅没有给GPA拖后腿,反而在大二及以后每学期的成绩提高到了85+,并在大三大四继续上升到88+。
这种变化也在PS里有所着重,因为从招生官角度来看,一名一直在进步的申请者,他的学习态度和可塑性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另外,PS里的个人动机是否强烈,经历与所申项目是否匹配也是审理的关键所在。
第二部分就是软背景,我的主要经历有:·IEEE会议论文(CCF-C类)·华为Cloud&AI实习·Kaggle IEEE-CIS欺诈检测Top1% 专利授权1项 ·NUS CS 暑校 我认为软背景部分必须突出自己的差异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最好能呈现出经历的进阶迭代。通俗一点就是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去做匹配当前能力基础的事,比如大一就想发一篇一作的IEEE论文,这是相当困难的,但如果做好规划和积累,大三发表论文并不是难事。
发表论文的目标可以拆解为:大一学习相关编程语言,打比赛熟悉流程;大二加入实验室参与相关项目并争取独立负责一个子模块,定期参加论文分享会学习论文撰写思路;大三就有机会参与发表论文。
同时,一个贯穿1-2个学期的项目,不论在时间跨度还是复杂程度上都更有说服力,这些也能够挖掘更多细节去体现在CV和PS中。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可以专门分享一篇如何参与有效科研和找实习的文章。
正是因为我有一篇还不错的会议paper作为敲门砖,加上对深度学习相关模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让我在去年疫情期间通过了华为AILAB和滴滴出行算法实习生的笔面试。
在大厂实习下来,我的视野更开阔了,不再局限于只关注单一算法的准确率等指标,也对我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工程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今年毕业之前,我拿到了香港高校的RA,将参与AI预测眼底疾病的研发项目。
不难发现,这一切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有机会,建议小伙伴们一定要多去工业界实习,哪怕是试错,也是值得的。
心态要不要gap?
今年的1-3月份,港三所全拒让我很久没有缓过神,甚至产生过gap一年的念头,直到收到爱丁堡大学和南加州大学两所女神的录取,才决定今年就出去读研。
以下情况可用来评估是否要gap,记住我的小总结~
·如果gap确定能去G5,可以gap;
·如果今年已经录了QS top100但被QS 50学校拒了,建议能去哪个先去哪个;
·对于QS top 100和top 200, 结合专业排名考虑;
·gap前已拿到全职工作的offer或实验室研究助理(RA),可以gap 1年再申请留学;
另外还是有不少小伙伴会经历跟我一样的困惑,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gap,应该怎么做?
一句话:把自己推向社会,不要停下来。
原本你可能有完美规划和宏图壮志,但gap就是和社会半脱节,很有可能会让人变成咸鱼。不要因为父母心疼你奔波,找工作太难各种原因就自闭在家里,也不要觉得只能线上授课就轻易gap,这时候不如先问清楚学校的defer政策。
在决定defer或gap前找一份到全职工作或者实习,让自己动起来,否则明年申请的结果也不会有实质性突破,一年只会比一年卷。gap期间也可以继续刷雅思,托福和GRE,尽量留校或者去图书馆,专心备考,考出成绩再做其他事情。
最后,我决定去爱大信息学院读研啦,因为爱大机器学习和并行计算方向的课程超级丰富,CS Ranking常年全球前20,大概有不下10门课都是AI相关,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再到机器翻译、文本生成和自动语音识别都有专项课程,可以按照自己的就业方向去选修相关课程!而且配有专属课程导师+企业实习导向的毕设,这对于未来想从事算法开发方向的我来说,是非常对口的。
那么,希望大家也一起加油,实现自己的愿望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