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句谚语:“人们总会被自己做的棍子打倒。”蒋孝章就是如此。作为蒋家第三代后裔,她本应该是衣食无忧,被视为掌上明珠的。
然而她却不听劝告,非要跟已经结过两次婚的俞扬和成婚,这使得她的父亲蒋经国大发雷霆,不愿再和她来往,早年风光无限的她到了晚年只能独守60平米的小破房了却残生。
风光无限的早年
1925年,蒋经国奔赴苏联读书,在莫斯科求学时期他认识了妻子蒋方良,并先后和妻子共同孕育了5男1女共6个孩子,其中1938年,拥有中苏混血的蒋孝章在中国出生。
刚长大的蒋孝章就表现出与平常小孩不同,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叛逆,哥哥弟弟都拦不住她,为此他们的父亲蒋经国还时常对孩子们开玩笑说:“你们这几个男孩子以后都要靠妹妹照顾了。”
在中苏混血的条件下,逐渐长大的蒋孝章愈发亭亭玉立,长成了一个标志的美人,加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蒋孝章也习得中国妇女的得体端庄。
这些条件使得她走到哪里都会吸引无数的目光,然而尽管大家都很喜欢蒋孝章,但是由于蒋孝章的家庭背景,却没人敢主动和她在一起。
1957年,蒋孝章要到美国去留学,因为成绩优异,加上家庭背景的原因,许多美国一流大学都向她抛出橄榄枝。
除了哈佛大学,其他所有大学更是给出了全额奖学金,甚至麻省理工学院为了保护蒋孝章的安全,更是直接送了她一栋住房给她,然而经济实力雄厚的蒋孝章并没有选择麻省理工学院,而是选择了福利稍微差点的哈佛大学。
在哈佛求学期间,蒋孝章从最开始历史的研究转变到对哲学的研究,她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她认为:女性要全面发展必须要及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独立,没有经济独立,就无法保障最基本的生存,就不会考虑到其后的发展。
而当蒋孝章提出这些观点时她才20岁左右,在哈佛求学期间,蒋孝章的学术成果已经十分丰厚,在求学第二年,她就已经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在学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收获。
在早年期间,她是蒋家第三代后裔中唯一的女性,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并且家里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雄厚的资本,这一切都让她风光无限,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她跟俞扬和结婚后开始急转直下。
急转直下的中晚年
1957年.俞扬和受蒋经国的委托,照顾同在美国的蒋孝章,而这一照顾,就将蒋孝章照顾成了俞家人,而蒋孝章跟俞扬和的相识也为她的晚年埋下了悲惨的种子。
在当时,俞扬和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在认识蒋孝章之前他已经离过两次婚,并且仍风流不减,处处留情。
并且,同蒋孝章一样,俞扬和也是一个混血儿,同在异乡的两个中国人,一个阅尽千帆,一个涉世未深,蒋孝章哪里是俞扬和的对手呢?很快,在俞扬和的花言巧语的攻势下,蒋孝章沦陷了。
跟俞扬和在一起后,蒋孝章知道父亲肯定会反对这份恋情,于是只好选择向父亲隐瞒,可是纸包不住火,在他人的传闻中,蒋经国知道了自己的女儿跟俞扬和在一起了,很显然,蒋经国是反对的。
蒋经国只好联系自己的儿子蒋孝文,让蒋孝文禁止蒋孝章跟俞扬和再见面,而蒋孝文虽然满口答应,但是转过身就将父亲的话抛之脑后。
眼看蒋孝文靠不住,蒋经国又联系到俞扬和的父亲俞大维,让俞大维管好俞扬和,可是当时俞扬和已经40多岁了,哪里能再受到俞大维的管教呢?眼看没办法,蒋经国只能威胁蒋孝章,如果再不跟俞扬和分手,就断了她的经济来源。
可是一向不服输的蒋孝章并没服软,在1960年,她瞒着自己的家人,跟俞扬和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1962年,蒋孝章带着俞扬和回到老家,试图让家人接受自己的丈夫,可是在探清家人的想法后,她知道了家人还是无法接受,索性她直接放弃了家人,她向俞扬和表示:我们这辈子就定居美国了,不要指望他们能够接受我们。
后来,知道蒋孝章跟俞扬和结婚的蒋经国果然大发雷霆,一怒之下的他利用各种手段,支配着蒋孝章跟俞扬和的生活,到了最后,夫妻二人沦落到只能挤在60平米的小破房子生活。
早年风光无限的蒋孝章一直不愿服从父亲严厉的管教,个人意识觉醒的她认为能够主宰自己的一生,可她却仍旧低估了父亲甚至蒋家的力量。
为了能够跟俞扬和在一起,她和兄弟们几乎闹掰,和父亲也是断绝来往,然而就当她以为凭借自己也能很好的生活时,父亲却给她的生活一记响亮的耳光。
虽然蒋孝章收获了她自以为的爱情,但是到最后她却失去了其余的全部。
小结:
蒋孝章是幸运的,因为相较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女性,雄厚的家庭背景能够使她获得更多的祝愿,她能看到同一时期其他女性所看不到了高度,而这也使她相较于其他的大家闺秀,更为叛逆,更能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
然而她又是不幸的,过于雄厚的家庭背景使得她完全笼罩在其阴影之中,无法逃出。无论是求学时期,还是几乎和父兄断绝往来的婚后生活,蒋孝章都一直生活在蒋经国的操控之下。
而蒋孝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按照蒋经国为她铺好的道路走,一直和父亲死磕到底,或许叛逆是没错的,但是也要出生在一个好时代和好家庭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