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爱国主义教育法》首次提请审议的新闻报道之后,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而阎学通说的“中国不需要爱国主义教育”的言论,让清北再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当然顺带又把那些不愿意回来的留学生放在一起讨论了。
据教育部的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我们在国外有20多万的985学校出去的留学生没有回来,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而人才流失的现象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我看到很多人都将这种现象归咎于我们的爱国思想教育不够深入,都在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应该要系统的教育,也就是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各司其职的进行教育。这不,国家层面都在准备立法了。
这么多留学生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原因绝对是五花八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肯定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呢?我们没有看到有权威性的调研结果,因此很难下结论的。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些能够出国留学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也都会对自己的人生和选择负责任的。至于是不是这么多人都缺乏爱国主义思想,我们真的不敢妄下结论,我今天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小故事的分享,来跟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声明:故事绝对真实。
我一个高中同学的女儿,从小就品学兼优而且有远大的理想。孩子的爷爷是我们当地一个地级市的某局的局长,奶奶也是政府的中层干部。孩子的爸爸从一个中专毕业之后,在他父亲的运作下进入了其父亲的部门工作,现在已经是副处级了。孩子的母亲在某国有大银行担任分行经理。因此,这个女孩的父辈们都是老党员,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记得在女孩还在读初中的时候,一次同学聚会,她父母把她一起带来了。席间肯定会谈到孩子的读书问题以及将来的理想问题。当时我就问这位女孩,将来想做什么啊?女儿的目标十分明确:将来要当外交家。我一个旅居加拿大的同学顺口问道:“有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啊?”这个十几岁女孩的回答让我们这些大人都汗颜了,她态度坚决的说:“有这个打算。但无论到哪里留学,我都会回来报效自己的祖国的。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从小就被教育我要热爱祖国!”
今年春节,由于疫情结束了,大家又有机会再次聚会了。那位同学又带着自己的女儿出席了,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就顺嘴问了一下孩子现在在哪里上班啊?孩子的父母介绍道,由于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在高三的时候,没有参加国内的高考,直接被新加坡某知名高校录取了,现在已经毕业了,目前在新加坡某著名投行工作。她的父母已经卖掉了在国内的一套房产,然后在爷爷和父母的帮助下,已经在新加坡购买了自己的小房子,看样子是要常住沙家浜了。
我想起了当年孩子说回来报效祖国的坚定的眼神,就问了一下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孩子沉默了一下,说自己当年是少年无知,没有见过见过外面的世界。这些年在新加坡的留学经历,让她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自己觉得那种生活更适合自己。然后,她反问了我一句:“叔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认为不对吗?”我无言以对。然后说,那家里的人支持你的选择吗?孩子说道:“如果不支持,他们为什么会卖房子都要给我在新加坡买房呢?”我再次无语了。
这只是我个人经历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小女孩从小就接受了十几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家庭也是根正苗红的,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是无孔不入了,应该说孩子在小的时候也确实坦然接受了,所以才有了宏大的理想。但为什么十几年的教育,跑到新加坡短短的四年就彻底改变了自己之前的想法了呢?实际上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个人理解阎学通的那句话,他并不是反对爱国主义教育,而是反对教条和空洞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不是外部强加的概念,更不是慷慨激昂的口号。尤其是年轻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的,虽然社会经验不足,但谁好谁坏还是能够判别的。假设周公子、鲶鱼们横行,鼠头鸭脖事件层出不穷,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教育,都很难让这些年轻人信服!即使口头上的口号再响亮,那也会是违心的,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与其想方设法的想着去改变别人的想法,不如集中精力去改变一下自己。毕竟强扭的瓜是不甜的,牛不喝水也不能强摁头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