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观点都叫读诗会。
醉酒时自言自语,醒来后就开始洪流。我不恨自己的岁月,只是怕年轻人的心思被花掉了。——水调歌头·梁启超
不经意间,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的散文集,震耳欲聋的爱国呐喊三日不能退。笔者认为,卓如先生是近代最令人敬佩的留学生之一,他对国家、对人民“问心无愧”。
翻阅近代历史的沧桑,这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历史。主角大多是留洋的有志青年,比如詹天佑、沈寿昌,以及后来的梁启超、陈寅恪、钱学森、鲁迅等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末民初,积贫积弱,当时的留学生背负着深深的报国使命。那么,大家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面对各方面条件落后的家乡,为何不选择出国生活,想方设法走上回国之路。
公费留学有严格规定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朝共派出120名幼儿前往欧美,开始他们的留学生涯。他们的年龄从10岁到16岁不等。你可以改变国籍,但不可以另谋出路离开另一个国家。”
清朝必须对所有派出的学生进行登记,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就读哪所大学、到哪家工厂实习、拥有什么技术专长。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今后学习回国后,将根据留学期间的综合表现给予奖励或担任官职。
不可否认,当时的留学生有着强烈的家国意识,但清朝的严格规定让留学生没有任何在异国定居的机会。
待遇优厚,直接上岗
能够获得清朝官方奖学金出国留学的青少年都是经过层层考核和筛选的,都是全国的尖子生。即使不参加公费留学,将来也一定会做点什么。
为了拉拢他们,清朝开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一些表现优秀的人获得了直接升官的机会。1877批留学生中,刘步蟾、陈兆敖等被任命为将军,魏汉被任命为知县,刘方朴被任命为总经理。此后,大批留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升职的机会。
此外,清朝还为留学生设立了专门的宫试,其中规定:
由钦差大臣与学部共同主办。获得学历文凭后,将直接授予正式职称并任用。
据统计,从1908年到1911年,清朝举行了四次科举考试,录取的824名留学生中,有799人有资格直接进入仕途。通过考试直接授予官职的方式给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封建社会本身无法挣脱“官身份”观念的束缚,因为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仍然信奉“学文武、学品帝王”的观念。
民国公立学校的兴起
晚清才开启了留学史的大门。留学真正成为一股热潮是从1911年开始的,在此后的30年里,大约有10万名年轻人漂洋过海去留学。此时清朝已经灭亡,那些严格的规定自然不复存在。即使在民国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留学生的回流率也非常高。作家许地山的作品《三博士》曾写道:
从海外回来,如果运气好的话,我可以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民国留学的真实写照。顾维军在美国读书时,曾为如何完成论文、毕业而发愁。他突然接到袁世凯的电话,希望他回国担任秘书。胡适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也曾来到北京大学任教。
用“奇货可居”来形容民国留学生也不为过。因为民国时期,公立学校逐渐兴起,大学师资紧缺。只要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人才就可以获得直接在大学任教的资格。当时的北大校园里,有很多二十岁出头的准博士。1916年,共有340名美国学生回国,无论年龄多大,其中102人已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其余的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对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
100年后的留学沧桑
如今出国留学还是很流行的。不得不说,100年后的留学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不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他已经偏离了前人的道路。
初得容易,守得难。
古话说,父母不远行,自己一定要好好旅行。上天赐予非凡的天赋,获得稀缺的学习资源。人应该以感恩的心态回馈社会。不要助长社会不公,不要从一个利人的精英变成一个精致的自私自利的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1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