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读书,最难以摆脱的就是身为异乡人的孤独感,所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加入学生会,在抱团取暖的同时也能为身边的留学生做些实事,然而现如今的部分学生会可能并非想象得那么美好,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当规章制度和三六九等的人员排序被建立起来后,这个没有实权却处处“管理”的学生组织就不可避免地变得乌烟瘴气了起来。
我是Sue,一个在湾区写代码的程序媛。
我的一个大学朋友,读书的时候很早就认识了,被招进学生会后,一直在学生会里混,非常阳光的小男生,直到快毕业的时候,经常听他挂嘴边的是:
“这种小事,派给那个刚招来的小学妹做就好了,她想往上爬。”
“那谁总在每周大会上顶撞我,眼里根本没我这个部长。”
在新生见面会上,我听到他对其他学弟妹的说辞是:
“你很努力,好好干,我内部提拔你。”
有时见到他会和所谓赞助商“应酬”,朋友圈里会发在华人KTV里和几个同样肥头大耳的社会人勾肩搭背的合影。
我问他累不累,他说没办法,“谁叫我坐在这个位置。”
新生入学季,是各大学生会每年紧锣密鼓的时刻,有人结交朋友,有人付出汗水,有人收获爱情,有人不知所云。
前两天有学弟妹喊我回母校做嘉宾分享校友往事,活动开始前,他们组了个饭局。餐厅里有香烟和油烟混杂起来的味道,包间的名字叫“水木年华”。
吃饭前,坐在最上桌的“主席”想让我说两句,我说大家吃饭吧,主席说:Sue学姐不说两句,我们怎么吃得下去。
见我没接茬,主席又扭头过去说:那我就代替Sue学姐讲两句。说话的时候,隔壁座的学妹为主席倒了两杯茶。
我狠狠地表情管理了一下。当年我竭尽全力留在美国所要逃避的东西,竟生龙活虎地再一次出现在我眼前。
其实大部分人刚加入学生会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多心眼的,年级越低,心眼越单纯,只是想锻炼一下自己,为同胞做一点贡献,顺便交一下朋友而已。
可惜总有些所谓的部长、主席,总爱把学弟妹当牛使,官僚那套模仿得惟妙惟肖,你甚至还会见到某些学生会部长装模作样地给自己的学弟妹下发红头文件,内容无外乎“几点发公众号推文”“新生什么时候来校”等等。
你能想象你的同学给你下发红头文件吗?这还是大学吗?
我在读书的时候就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加入了一学年的学生会。在大型活动开始前48小时的深夜,我经常接到不知道哪来的部长发来的消息:有兴趣策划非诚勿扰吗?帮我们拖一车水和零食吧!这个活动就靠你了。
是的,我已经被不知道从哪里甩来的锅接二连三地砸成傻子了。然而被选召的学弟妹们却会觉得自己发光发热地机会来了,于是义不容辞地接下部长的需求,“因为部长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你不想干?有的是想干的人。”
有人说,学生会是中式政治斗争的延伸。中国人民大学陈伟教授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学生会的文章叫《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他写道:
“团委、学生会,堪称中国人民大学敞亮校园中最阴暗的一角。笔者在人大从教五六年,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乌烟瘴气。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激励学生上进,要求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努力求知,试图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而党团学生会组织的存在,则以其不容忽视的体制力量,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努力,它诱人堕落,逼人为娼,可谓毁人不倦。”
“有的学生对学生工作本无兴趣,但考虑到未来保研加分,只好加入学生会组织。我还亲眼目睹过自己班里一位大一尚比较单纯的、有理想的学生,在当过学生会主席后,堕落成为一个失去基本道德水准、以无知无耻为荣、满口官话的学生官。甚至一些在学生会里面工作过、对其情况有深刻了解的学生,也直接称学生会为“垃圾”。”
其实真要说起来,学生会本身并不黑暗,实际上,海外留学本就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而中国学生会除了提供了绝佳的社交机会以外,还提供中国学生以锻炼策划执行能力的诸多机会。
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当规章制度和三六九等的人员排序被建立起来后,这个没有实权却处处“管理”的学生组织就不可避免地变得乌烟瘴气了起来。
如果你身边有学生会的朋友,你就会发现,每次他们办活动,卖票的总比买票的人多,他们就像传销组织一样,小到推广,大到活动和人员变动,事无巨细统统转发朋友圈。在提升自我感动这件事上,学生会从不失手。
公权私用,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这些都是许多学生会的共同标签。
对比起具备落在合同上的“雇佣关系”的公司,学生会从来没有真正的某种劳动关系,因此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就成了学生会式的drama核心。
但内定式选举,借权性骚扰,公款私用,一种自发形成的学生会官僚体系被不断延伸和壮大,延续至今。哥大的中国学生会就曾经因为挪用管款而被校方强制解散。
诚然,中国学生会确实能提供一些廉价的成就感,以弥补许多人赶due熬夜的枯燥生活,但从功利角度看,并没有哪家公司会特别看重一个人在学生会期间的任何履历,甚至假如被HR看到简历上存在大段大段学生会的经历,会成为减分项。
但另一个更糟糕的事实是,一旦将学生会视为提高存在感的出路,久而久之便容易陷进去,很难抽身。
又是一年新生季,各校学生会应该开始发出花样繁多的活动介绍推送了,但我真的不建议你花太多时间进去。
因为真正的存在感,来自于每一节课上不懈地努力,每一次作业的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后拿A的心满意足,以及收到每一份实习、每一张offer后的巨石落地感。
如果只是过家家,拎得清主次关系,那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太当一回事,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业完全搭进去,真的得不偿失。
如果陷太深,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伴随一生。
本文系原创发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