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留学生枪杀导师的新闻轰动华人圈。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里,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学霸枪杀了自己的华人导师。
该案件一时间引来诸多猜测:
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桩悲剧?
高学历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人格?
从“天之骄子”到罪犯
事情发生在8月28日下午1点左右,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学生们正在上课。突然,一间实验室附近传来枪声。
据现场人员描述称,一名亚裔面孔男子持枪闯入实验室,朝着里面的教授连开数枪。
很多学生吓得抱头藏在桌子下,还有同学慌不择路,四处逃窜。场面十分混乱,枪手趁机逃离。
▲多名学子跳窗逃生 图 | 网络画面监控
数十名警察赶到后,封锁了现场,很快,警方在距离校园1英里处,将嫌疑人齐同学逮捕。
经过核实,除了一名教员遇害,没有其他人员伤亡。
▲嫌疑人被捕画面 图 | 网络
所有人在惊悸之余,心里充满困惑:这名学生为何要枪杀自己的导师?
有人猜测,是不是这位导师为难了齐同学?
但是导师的学生和同事立刻辟谣:
“严导是一个善良和善谦逊的导师和努力踏实聪慧的学者。”
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此事,结果发现这位齐同学是“老熟人”,很早就出现在公众视野。
与现在不同的是,那个时候他还是出身寒门,以一己之力改变命运的天之骄子。
2010年,齐同学和弟弟在高考中双双考取624分,拿到了985高校(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从当时的报道中,我们得知,两兄弟出身农村,父亲常年患有肝病,母亲腿脚不好干不了重活,全家生活非常拮据。
图源|pexels
两兄弟的卧室相当简陋,两张床、两个课桌、一个吊在木棍上的简易电扇,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具了。
家里唯一还算值点钱的东西,是一台拖拉机,6亩地也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兄弟俩一边做农活,一边求学。
通过多年苦读,好不容易“跨越阶层”,如今却自毁前程……
一声叹息。
如此上进、孝顺的孩子,出国后为何性情大变呢?
极端行为背后的真相
命运的齿轮在齐同学赴美留学后,开始“偏离”方向。
他在本科毕业后,于2019年决定赴美。两年后,他顺利拿到了路易斯安那州大学材料学的硕士学位。
2022年1月,他去往北卡罗来纳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并且进入严导师的实验室,成为研究小组的一员。
图源|pexels
有知情人表示,齐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点“书呆子”气息,但是一谈起研究的课题就很热心,言行举止没有什么异常。
在齐同学留学的几年间,他的父母相继离世,他本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国。
身处异国他乡,他愈发感到孤独,生活中也面临诸多不如意。
敏感、自卑的情绪,在他的个人账号中,开始显露端倪。
他觉得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在学校和校内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透露出对导师不满。
“一些女孩子明着是帮我,但实际让其他人看不起我。”
“我觉得我的隐私受到了侮辱,他们都说我懒,跟我的PI(课题组长)告状,他们只是想控制我?”
“刚跟我的PI谈了,并得到他的承诺。他会有更多的经验来处理这些流言蜚语。”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他也会在网上发布交友帖。
“我想结交一些新朋友,我是一名2年级的博士生,对纳米粒子合成、光捕捉、自组装、光谱分享和机器学习感兴趣。如果你对我感兴趣可以来找我。”
图源|网络
从帖子中看出,齐同学可能在人际关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他也在尝试改变。可惜的是,最后还是在冲动之下扣动了扳机。
后续案件进展如何,还要等警方的进一步调查结果。
近年来,高智商学霸的极端案件屡见不鲜:
2006年,MIT学霸潘某杀害自己暗恋对象的未婚夫……
2015年,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王某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杨某,未带手机钱包身份证,从学校出走。4天后,经警方核实已无生还迹象。
有专家通过研究相关案件,发现这些学子的极端行为背后,往往是学业压力大、经济压力大、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他们原本拥有锦绣前程,却因此跌落在自卑、敏感、脆弱的困境里。
被扼住命运喉咙的寒门贵子
有研究表示,如果孩子在成长中长期接受相对单一的价值观,走出象牙塔之后,面对很多棘手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无能为力。
这也是很多寒门贵子的痛处。
“上了大学就好了。”
“好好学习,别的都不用想。”
图源|pexels
通过多年苦读,拨云见日后:
有的抵挡不住诱惑,沾染上各种恶习;
有的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
有的不知道怎样克服弱点,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严文蕃先生,曾经总结学生在留学期间面临的重要挑战,其中就包含了:
在完全陌生的国度和文化环境中,学生的归属感、融合性和参与度。
家长需要思考的是,孩子拿到出色成绩后,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了?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建立强大的内心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
图源|pexels
去年,耶鲁大学被指控歧视患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学生,逼迫他们从学校退学,并对那些寻求复学的学生施加“不合理的压力”。
在这起事件背后我们发现,在耶鲁大学的14,500名学生中,大约有34%的学生向大学辅导员寻求过心理健康帮助。
一些留学生们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包裹着身心的崩溃。
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防患于未然:
不要培养“无能”而“愤怒”的孩子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孩子小时候压抑情绪,找不到情绪的出口,长大后更容易与社会格格不入。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达成自我和解。其中包括:
培养个人威信;
敢于提出问题,质疑权威;
拥有权力的意识;
能够头脑清晰地与人谈判。
帮孩子建立自我效能
青浦协和双语学校校长黄莹女士在IEIC大会中曾提出,心志坚定且能立足世界的孩子身上,通常拥有比较强大的“自我效能”。
图源|pexels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拥有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觉察。比如:
某方面的能力是多还是少?
有没有完整的判断标准?
对达成目标是否有足够的信心?
这里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而不是夸大的、漂浮在空中的信心。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家长可以在孩子提出某个愿望的时候,鼓励他自己完成,并且予以充分信任。
说到底,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反脆弱”。
困难和坎坷并不可怕,如何将“命运的考验”变成“生命的礼物”,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深思。
新学期伊始
孩子在学业上面临困难?
热门国际学校真题卷&模拟卷
助力孩子的求学之路
识别二维码 立刻领取 ↓
专注国际教育16年的
找学校|约访校|看资讯|查榜单
公众号菜单栏解锁更多…
更多国际学校相关信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2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