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重庆2023年度的马拉松比赛顺利闭幕。
这次比赛的奖励比较丰厚,冠军可以获得15万,亚军可以获得10万,季军也有5万,这也吸引了3万人参加。
当然,很多人报名参加马拉松,目的是为了打卡,为了体验比赛的乐趣,把它当作一次大规模的娱乐活动。
可能不到一半的人参加马拉松是真正的去享受跑步,这其中,仅有少部分人是抱着竞技比赛的心态认真对待的。
有网友就说:一场马拉松比赛,80%的人在划水,18%的人当锻炼,只有2%的人在比赛。
即便如此,很多城市依然对组织举办马拉松赛事而乐此不疲,因为它可以对城市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能够给这座城市加分。
但是也有人说,咱们设立的那些马拉松比赛奖金,全都被来自非洲的黑人兄弟给赚走了,甚至还衍生出了职业马拉松中介这个行业,一些在中国留学的非洲青年,就靠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成了他们村里的首富。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明明知道玩不过别人,还拼命的把好处往外送,实在有些看不懂。
就拿最近的这一次重庆马拉松比赛结果来看,男子组冠军,由肯尼亚选手获得。女子组冠军则是由埃塞俄比亚选手拿下。
而中国选手李芷萱这一次也表现不错,荣获女子组亚军,也算是了不起的成绩。
但是从男女比赛前三名的比例看到,除了一名中国选手之外,剩下的5个人都被非洲瓜分,主要就是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相关媒体为这次赛事发表的新闻报道,标题是:非洲选手包揽重庆马拉松男女冠军。
这样的标题,在咱们跳水比赛和乒乓球比赛也经常看到。
的确,在长跑领域,非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些年,光是在我们国内那些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里面,基本上都被这些黑人朋友给包围了。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比赛,主办方再怎么寒酸,在奖金设立方面必须大方,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参赛,为推广城市树立绿色城市形象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随意点开一个马拉松比赛的新闻,冠军的奖金一般都在10万人民币以上。
比如,上海、厦门这些知名城市举办的马拉松项目,冠亚季奖金分别是4.5万美元,2万美元,1.2万美元。
如此高的奖金,自然吸引了那些本身在跑步方面就独占鳌头的非洲人民。
两条腿,一条路,对于贫穷国家的人来说,身体就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资本。在就业环境不是特别发达的国家,正好遇到只需要跑步就能赚钱的机会,那肯定不允许错过。
渐渐的,一些有头脑的中国留学生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们搜集国内一些城市的马拉松比赛的信息,然后分享到国内,发掘一些善于跑步的人,前来参赛,等这些人拿了奖金,再从这些选手的手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简单来说,他们做的是马拉松的中介。
所以我们才可以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县城里,也能够有机会看到非洲黑人朋友在城市的跑道上,上演猎豹一般的速度,直接碾压各路好手。
肯尼亚小伙欧辰,就利用在上海留学的机会,成了马拉松圈子里有名的中介。
作为肯尼亚人,他深知自己国家的国情,大多数国人一年的收入少的可怜,一个家庭可能一年都挣不到1000美元。
只要来参加中国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就算得不到冠军,拿个第三名,也是很多人一年的收入。
加上他们特殊的身体条件,发挥好一些,只需要在中国跑上一年的马拉松,差不多够一家人生活好几年了,还可以拿到这笔奖金回老家去买地。
因为在非洲,很多普通人是没有土地的,他们需要去向地主们去租,然后将收获的粮食分出一半给地主作为租借的费用,跟我们国家旧社会时期的农民一样,生活十分艰苦。
前几年,有一个欧辰介绍的马拉松运动员,硬是凭借一双凉鞋,拿下了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男子组比赛的冠军。
如此简陋寒酸的装备,足见黑人的跑步天赋是有多逆天。
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一项数据来看,那一年全国一共组织了1800多场马拉松比赛,相当于在我们国家每天最少都有5场马拉松比赛。
1800个冠军,按照每个冠军最低10万的奖励来看,最少有2亿的冠军奖金被非洲朋友拿下。
这么多钱,别说是在非洲了,就是中国本土也是一笔巨款。
当然,人家是凭着真本事拿的冠军,拿的奖金,就算我们嫉妒加眼红,也无可厚非。
本身跑步就是一项健康的值得全民推广的活动,大家一起跑起来总比蜗居在家里躺在床上,看起来要有活力。
近些年,咱们在马拉松、铅球、链球等田径类体育项目的成绩也在逐年见好,在一些马拉松比赛的领奖台,也经常会有一些中国选手夹在一群非洲黑人当中,算是给其他几大洲的人挽回了一点颜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