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出国留学人数仅30人。
2022年出国留学人数多达83万人。
150年的时间,从每年30人到全球第一!
时光荏苒,百年流转。留学,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一百多年前和现在的留学生,一起感受那时空交错的韵味,了解留学的变迁和发展。
申请留学:古老的邮局VS高科技的在线系统
一百年前的留学生,要想出国留学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那时的交通并不便利,很多人只能依靠信鸽或书信来办理出国留学手续。
想象一下,申请留学需要填写一大堆手写表格,还要亲自去邮局寄出。
现在,只需轻轻点击鼠标,你的申请文书就飞速穿越千山万水,到达海外学校的招生办公室。
交通工具:昂贵的蒸汽船VS便捷舒适的飞机
一百多年前的留学生想要出国留学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一位留学生可能需要先骑马、坐马车,然后换乘火车才能抵达港口,最后再乘坐蒸汽轮船前往欧美,航程漫长且艰辛。他们需要经历长达一个月的航行,征服海上的风浪。而在船上,他们还要面对密集的船舱、枯燥的食物和陌生的文化。
▲百年前赴法人员乘坐的邮轮
现在交通如此便捷,让留学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坐上飞机只需半天时间就能穿越大洋,感受异国风情。
语言交流:独立摸索VS语言班与翻译App
How do you do?
好,度,由,度
这样用中文标注英语发音帮助记忆的方法是不是很熟悉?
一百年前的留学生,学习外语只能自己摸索,可以想象他们当时的学习难度有多大。
现在,同学们有很多途径学习外语,如专业的语言培训班、外语学校、多样化的语言翻译App等,让大家能够更高效地掌握外语与外国人无障碍交流。
学习环境:图书馆VS在线课程学习资源
如今,线上教育资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种课程、学术资源触手可得,随时随地都能上课,甚至可以一边躺在床上,一边听讲座。大大拓展了留学生们的学习空间。
跟家人联络:手写信VS即时通讯软件
在一百年前,留学生们与家人朋友的联系主要依靠手写信件,信件传递的速度慢,但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现在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能和家人视频通话,分享生活点滴。即使相隔千里,亲情也不再遥远。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距离不再是沟通的障碍。
回国发展:归国贡献VS全球化的事业发展
一百年前,留学生回国后通常会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各个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中国铁路业、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都出自一百多年前第一批留学生。
中国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以及复旦大学创办人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
当时的留学生多为精英人才,他们所受到的关注和影响力往往局限在特定领域。
而如今,随着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涌现在各个领域,他们具备全球化背景下的视野和思维,拥有更多发展选择,他们可以在国内或国外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近代留学生VS当代留学生
现在有人说,以前的留学生是凭本事出去的,现在的留学生很多是靠钱出去的;现在的留学生回来顶多开公司,原先的留学生回来搞原子弹,在过去中国百年留学史中,留学生大都成为中国各方面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所以他们认为,现在的留学生远不如以前的留学生了,这种看法是十分偏颇的。
首先,当时东西方的技术科技差距十分之大,这些留学生回国以后往往可能直接引进中国完全没有的技术,带着中国飞,比如铁路、桥梁、原子弹,现在中国和外国之间没有那么大差距了,自然不会像过去那样的对中国产生影响。
历史主题不一样了,在过去以战争为主题的时期,“国不国家不家”,很过学生是背着“救亡图存”,“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求学的,令人瞻仰膜拜。
现在很多留学生出国留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职业发展,报答父母,出发的高度不一样,取得的目标自然也会不同。但他们同样付出了努力,只要目标达成了,就不能说谁不如谁,只能说环境不同了,对“海归们”的期待就不一样了。
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的留学生还是现在的留学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不过,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留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丰富和多元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留学生们都勇敢地前行,积极地探索世界,成长为更加出色的人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公众号关注【成都前言教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