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留学生断供现象一点不意外。这就跟一些家庭在房子上断供,是相似的道理。在环境好的时期,给很多人一种“阶层跨越”的错觉。
以至于大家认为自己有能力住新房、有本事供留学生。直到出现困难,才发现束手无策。用知名主持人梁冬的话讲:这只是让更多人回归了“真实”而已。
“真中产”大多是世家,即使遇到风浪也有足够的实力保证留学费用,并且在自己的行业有更多周全的退路。“假中产”不乏靠运气和短暂机遇形成的“逆袭”。
如果不够理性,很容易给自己灌输“励志鸡汤”,认为还能做得更好;最后因为判断失误和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导致“跌落”。
比如另一位留学生就表示,自己小时家里是很困难的。父亲后来白手起家打下家业,让全家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那时母亲很爱买奢侈品,买完在衣帽间里随手一扔。可现在因为公司出了问题,已经不得不让他休学,期盼着能早日翻身,继续学业。
网友表示并不同情,有些家庭哭穷也是“炫耀”
记得有海归吐槽自己花了百万去留学,回来却只能找三四千的工作。当时有人直言:真正有实力留学的家庭,根本不会在意这样的学习成本能否换来工资上的“回报”。
看完很多留学生断供的情况,原来能完成学业已经很幸运。家道中落后的进退两难,才是最苦恼的。但也有网友表示并不同情。
除了少数学霸,很多选择留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确实是在国内考不上的人。为了捷径必然要承担一些风险。
而且,有些家庭一面“哭穷”,一面又舍不得放弃固有的生活标准。比如嘴上喊着“今年太难了”,手里的几处房产和满衣柜的名牌包包却一件舍不得卖。
这种情况还说“没钱供子女留学”,让人感觉连哭穷都像在“炫耀”。没有人有义务为家长错误的决策买单,所以有人众筹留学学费,才会引来那么多网友的批判吧。
不是所有情况,都能靠“为了学生”的名义来博取同情的。大家不是对留学生幸灾乐祸,而是部分家长的逻辑确实有点自私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