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大学五西路校区一位本地学生的投诉信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话引发了争议:
\”我们不奢求学校对中国人和留学生一视同仁,但我们希望留学生们不要太过分。\”
这位学生的要求非常简单,仅仅希望学校能够更加严格地管理留学生,不要让他们在深夜唱歌、尖叫,影响其他人的正常休息。
噪音污染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被列为违法行为,就说明它对他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你在楼上装修,突然被电钻声吵醒,一定会感到非常烦躁。
尽管如此,本地学生并没有要求学校让留学生搬走,更没有提出对他们进行惩罚的要求。他们仅仅希望留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不要太过分。
然而,这种卑微的诉求却让人感受到了一些不平等的氛围,就像之前曝出的\”留学生专用电梯\”一样。如果我们不能够平等地对待不同国籍的学生,那么我们所创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社区
一位名为\”河北驻马店广电台记者\”的认证账号,也对河北大学提出了质疑。
他询问学校,他们教授的是谁的课程?培养的是谁的学生?解决的是谁的问题?他们的工作是为谁服务?
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都感到自卑,认为自己天生就低人一等呢?
其实很多事情,只是因为我们选择视而不见,欺骗自己罢了。留学生高自己学生一等的现象并不是今天才出现。
有本地学生在留学生的浴室洗了把澡,结果被留学生辱骂得灰头土脸的赶出来,而澡堂明明是公共场所,什么时候变成了留学生的专属浴室了?
校内留学生插队,本地学生对其进行制止,结果却被处罚了,而插队的留学生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还有一个最为著名的事件是\”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女学伴\”,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似乎是家常便饭。
当时我差点以为校长是那个声称要和亲的陈平教授的祖宗来着……然而,这类事件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说\”解决\”这个词太过奢侈,说\”息事宁人\”比较合适。
我们需要正视这些现象,并寻找改变的方法。高校过于重视留学生而轻视国内学生,主要是出于名和利的考虑。
在名方面,高校通常会追求国际排名或国际化率指标,即师生中外国人所占比例。这种做法有些可笑,因为提高排名难度大,于是就想通过增加留学生数量来提高国际化率,以此来显示学校的实力。
但是,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有些高校甚至会招收无法适应学术要求的外国学生,仅仅为了拉高国际化率。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实力,反而增加了一些没有价值的人员。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地评估高校的实力和质量,不能仅仅以留学生的数量作为衡量标准。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本地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不能让他们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如果要引进留学生,我们应该选择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引进来自发达国家的人,毕竟我们所追求的都应该是真正的利益。那么,把非洲、印度和中亚的人疯狂地引进来有什么用呢?
这些国家原本就比我们落后,他们的学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当然,他们能为我们带来的利益是国际化率的提高,这也会增加高校的国际排名和财政补贴。此外,高校的国际排名提高也是一种\”成绩\”,这种利益是无法通过补贴来比较的。
对于招收留学生,我并没有太多意见,但是门槛应该提高,待遇应该减少。
我们招收的是留学生,而不是洋祖宗。我们应该提高门槛,只招优质的人才。在待遇上,最起码要比我们自己的学生待遇要少,不能高于他们。对于那些经常深更半夜喧哗不止的留学生,最少也得让他们接受处分。如果他们不服,那就让他们走呗。留学生来求学,我们不应该把顺序搞反了。
当我们自己的大学生说出那一句\”清楚自己的地位\”时,我们必须得对一些问题做出回应。为了招收留学生,为了自己所谓的国际排名,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呢?
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删文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lerks.com/9991.html